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

开博时间:2019-07-02 16:24:00

《中国中药》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办。全面反映我国中医药与天然药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与研究动态的同时,致力于打造最靠谱的中医药知识平台。

文章数
分享到:

揭秘中国版吉普赛人及其带浓郁乡土特色的医药

2021-06-17 13:58:00

  苗族是中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有史记载苗族最早生活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及江淮水乡一带。上古神话时代,华夏氏族首领黄帝联合炎帝大战苗祖蚩尤,蚩尤逐鹿中原战败后,才始有黄帝驱三苗之说,往后苗族被分化瓦解后,经过长期战争迁徒,主要逐渐往中国西南一带居住。

  历史上还又从中国西南迁入越南、老挝、泰国、缅甸、柬埔寨、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阿根迁、德国、澳大利亚、法属圭亚那等国。

苗族

  可以说苗族是中国版吉普赛人,也是世界性最广泛的民族之一,其历史非常悠久,人口众多。由于苗族分支支系较多,故民族服饰、语言、生活、习俗及文化差异较大,但是他们均来自同一个祖先民族。

  现代中草药书籍也广泛地吸收了苗药的名称。如中草药“八角莲”,叶子多数是四至七个角,从汉语来说,是名不符实的。为什么还要这样叫它呢?原来,这是一个苗语记音词,苗语“巴角莲”是根据相连的意思。这种草药一年长一个圆块根,年复一年,个个相连。汉人不知这个奥妙,听岔之后,记音为“八角莲”,牵强附会为叶子呈八角形的山莲花,是不切实际的。

  苗语中的“消风”的内涵很广,包括风毒、风湿、风气、水肿等。尤其是风湿一类,非用藤本药物祛风消肿、舒经活络不可。对枝对叶生的茜草科、龙胆科草药,都有活血凉血的功效。而全株被毛带刺的草药,如葡萄科、苦苣科等药物多用于治疗疔疮肿毒。亮面多浆是指叶面光亮,折断有浆的植物,如大戟科、罗摩科植物,都具有解毒败毒作用。

  还有一些是根据药的气味来选择用药方法的口诀,如“补药味甘甜,住红取涩酸,芳香多开窍,消炎取苦寒”。这告诉人们不一定要死守几味草药,要根据一定的原则,灵活搭配就可以了。

  苗医与中医、西医有共同性也有自己的民族特殊性。在诊断上的共同性和不同特点是:中医是望、闻、问、切。西医是望、触、叩、听。而苗医是望、号、问、触。这说明苗医与西医差距较大,而同中医相同较大。

  所谓望,是观察病人身上各个部分的不同颜色、征兆。问,就是询问病人的病情、病史等有关情况。号,就是号脉,与中医切脉相似,不同的是苗医中有号足脉、指脉的情况较多,不像中医那样只号寸关尺。触,就是触摸病人身上有关部位,以上这四者统一起来,就比较科学地诊断病情。诚然,鉴于历史上古代苗医文化水平低,不可能把病理分析得细致入微。苗医治好病,往往谈不出正确的医理(也有的不愿讲出医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故有人就瞧不起他们。其实,苗医四诊的体系是相当完善。

  有一首诊断歌诀说:一主神态二主色,三视男女当有别。四望年龄看四季,五取腕部细号脉,第六细问再触摸,百病疑难有窍诀。

苗药

  可见苗医对疾病分类比较特别,不像中医和西医把人体各部分的疾病分析得详细,而是凭祖传和临床实践积累的经验,根据疾病的症状,统称三十六症和七十二疾。但苗医对疾病的病名,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名符其实,形象生动。如“麻症”,反映病人浑发或局部有蚂蚁爬行的麻木感(相当于中医的风湿麻木),症状鲜明,切合实际。又如“泥鳅症”,刮病人胸背,皆有泥鳅般的肌肉条隆起,然后刮痧掐掐、提按,使其血脉活动,中枢神经兴奋,病人就舒服清醒了。实际上是中暑的一种表现,其治疗方法很有科学道理。

  二是病名怪诞离奇,实际上有很有道理。如“走胎”,表面上是说小儿的胎气走散了,实际上是说小孩子消化不良,营养缺乏,变了胎型,瘦得不像样子,相当于西医所说的二度或三度营养不良。

  苗医病名“布巴斩”翻译成汉语是发冷恶寒的“冷热病”,即相当于“疟疾”。西医说是蚊子叮咬传播疟原虫造成的疾病,而在苗医的苗巫文化说是“巴斩鬼”作崇的结果。虽说是“巴斩鬼”,但下药却用“常山复剂”,借以杀“疟原虫 ”来冶疗疾病。病名带迷信色彩,治疗却合乎科学原则。

本文来自《中国中药》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