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

开博时间:2019-07-02 16:24:00

《中国中药》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办。全面反映我国中医药与天然药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与研究动态的同时,致力于打造最靠谱的中医药知识平台。

文章数
分享到:

立夏斗蛋,插皂荚枝,吃乌米饭

2021-06-17 14:04:00

  天儿越来越热,卖凉粉儿、凉面、卷粉儿、冰粉儿的生意越来越好。步行街上,穿衬衣、短袖、裙装的人越来越多。油菜籽已经长老,春天越走越远。蛙声句句,夏天如约而至。

  院子里的金银花开了。

  早上起床,洗漱完毕,用玻璃杯泡上一杯龙井,坐在小院子里的藤椅上听鸟鸣。茶泡在清水里,人泡在金银花的香气里。闭上眼,深呼吸,全身舒服,神清气爽。这样的夏天,真是安逸!

  夏天来了。

  春天从东方来,夏天从南方来。夏天经过的地方,榴花照眼明,小麦覆陇黄。或问:“你怎么知道夏天是从南方来的?”我知道,我当然知道。因为在中国古代,立春日,天子要亲率文武百官到东郊去迎春。立夏,则到南郊去迎夏。于此可见,夏天是从南方来的。

  作为一个季节,夏天,在中国古人的眼中似乎更像是一位高高在上的神,要不然,也犯不着让天子亲自去迎接。或者说,在中国古代,自上而下,都有一种对自然的崇拜。或者说,古人有时候还是挺好玩儿的,他们会为每个季节的到来精心准备一个隆重的欢迎仪式:立秋迎秋,立冬迎冬,立春迎春,立夏迎夏。

  所以,立夏节,又名迎夏节。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历书》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这里的“斗”,即北斗七星的斗柄。

  立夏节民俗

  称人。成都旧有立夏节称人的习俗,所以,立夏节又叫“称人节”。清代傅崇矩《成都通览》载:“立夏日,用大戥称人,计其斤数,谓夏至称人不害病。”大戥,即大杆儿秤。立夏称人的习俗,中国很多地方都有。

  斗蛋。这也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民俗。斗蛋的蛋可以是鸡蛋、鸭蛋、鹅蛋,都是整个的煮熟后,放到清水里冷却过的完完整整的“囫囵蛋”,参加斗蛋的却主要是小孩子。

  到了立夏这天,孩子们三五成群地拿着精心涂画过的蛋聚在一起玩儿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有比赛就会有输赢。但是斗输了也不要紧,把蛋吃掉,脸上又绽开天真烂漫的笑。

  昆明人有立夏节插皂荚枝、红花和围灰的风俗。清光绪二十七年《昆明县志·卷二》载:“立夏日,插皂荚枝、红花于户以压祟(鬼怪),围灰墙角以避蛇。”皂荚的果实和枝叶都有杀虫的功效,这是许多本草书籍上都有的记载。昆明的夏天,苍蝇蚊虫极多,门上插皂荚枝、红花,算是昆明人在夏天到来时做的一次防疫工作吧!至于在墙角围灰能不能避蛇,须问老昆明人。

  南昌人过立夏节,兴饮“立夏茶”。当地人说:“立夏不饮立夏茶,一夏苦昼眠”。我在南昌待了将近五年时间,对南昌是比较了解的。南昌的春天极短,可以说是过了冬就是夏。南昌的夏天又湿又热(有些日子,我一天得换两三次衣服),热得人昏昏欲睡。喝点茶,提提神,挺好。

  相比于南昌人立夏饮茶的习俗,扬州人的立夏节似乎要好得多,他们有美食可以吃,他们要吃乌米饭。乌米不是黑米,而是白糯米,用皂荚叶子煮水浸泡染色后就成了乌米。清代诗人林苏门《邗江三百吟》有诗:“青精益气道家风,供佛而今馈节同。习尚更关闺阁事,数枚鸡子给掺红。”最后两句讲的是扬州人的另一个风俗:用乌米饭配上红鸡蛋送女儿,这是什么寓意呢?

  吃锅边糊。锅边糊,也叫鼎边糊、鼎边垂。这是福州人过立夏节的习俗。福州人鼎边糊的通常做法是用蚬子汁为汤,在锅里烧开取其鲜味,再把磨好的米浆沿着锅边一圈浇过去,米浆在锅边烫成干皮后用锅铲刮到汤里,加芹菜、葱、虾米、熟鱼干、小肠、花蛤、香菇、白菜等作佐料,烧开后起锅就是一盆滚烫的“锅边糊”了。吃锅边糊,一般都要配上海蛎饼、虾酥、芋粿、油条或生煎包,吃起来更鲜更香。

  尝新。苏州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三新者,樱桃、青梅、麦子也。在常熟,尝新的食物更为丰盛,有“九荤十三素”之说。九荤通常指鲥鱼、鲚鱼、咸蛋、螺蛳狮、鸭、腌鲜、卤虾、樱桃肉、鲳鳊鱼。十三素则为樱桃、梅子、麦蚕、像笋、蚕豆、茅针、豌豆、黄瓜、苣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

  吃立夏饼、立夏面、立夏粥、立夏羹。吃立夏羹是安徽太湖人过立夏的习俗。《太湖县志》云:“立夏日,取笋苋为羹,相戒毋坐门坎,毋昼寝,谓愁夏多倦病也。”苋菜颜色紫红(我家乡的人称苋菜汤为“人血汤”),竹笋口感清脆,用来做羹,色香味俱全,实在是美。——不能坐门槛,这是个好习惯。白天睡大觉,确实不应该。夏天的白天那么长,就是用来耕耘的。

本文来自《中国中药》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