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

开博时间:2019-07-02 16:24:00

《中国中药》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办。全面反映我国中医药与天然药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与研究动态的同时,致力于打造最靠谱的中医药知识平台。

文章数
分享到:

今天去哪儿?回家帮妈妈打蒜薹!

2021-06-17 14:08:00

  五一假期前“借”后“取”,缩短了前后两周的休息时间,调休凑了五日小长假,于是这周末就只剩下一天,今天还正好是母亲节,到底该怎么过?

  有网友吐槽:老百姓最不容易了,五月放假打蒜薹,十月放假去种蒜。

  这个吐槽,我看时不觉一笑,转而又有些忧伤。

  五月是北方蒜薹采收的档期,一根根嫩绿的蒜薹从蒜苗芯中探出头,脖子伸的老长,还打着弯。五月很长,真正的应时采收时间很短,只有三五天,这个时候很需要人手,家里有一大片蒜田的,放假回家打蒜薹是基本不变的安排,家里的七姑八姨也都来帮忙,大家在忙碌中团聚着。

大蒜

  我还记得蒜薹抽出时清脆的“脱身”声,脆生生的嫩模样,那份特别的清香气,一切都仿佛还在昨天......

  打蒜薹是个非常累人的活,也是个技术活。蒜薹脆,掌握不好技术要领,抽出来的时候很容易咔嚓一声断掉或者整株蒜都会受伤。

  要稳稳的,不慌,低头弯腰,以几乎90度的鞠躬礼,一手拉着蒜薹梢,一手攥着蒜薹根部,麻溜利索滴使劲一拉,一根蒜薹便攸然而出。一会就打一把,手里握不住了,就用细绳捆扎了,放在田陇上,等待集中装车。

  就这样一边鞠躬一边收获,感谢着大地给予的丰收,持续干一下午腰都疼的直不起来,手腕也疼,手指也磨起了泡,“蒜薹根根皆辛苦”,对面看文章的您,以后再买不要嫌贵了。若您亲自一根一根的去打蒜薹,您会觉得蒜薹十块钱一斤也不贵!

  收蒜薹后半个多月起蒜,运回家,晾晒、整理、贮藏、售卖,留下蒜种,待秋天播种,第二年夏天打出蒜薹,周而复始......母亲每每在播种大蒜和打蒜薹的时候,都会叫了大姨、小姨、姨家姐姐哥哥弟弟来帮忙。

  播种大蒜需要将大蒜瓣尖头朝上,一个一个间隔着按进土里,之后在上面覆盖一层土。一排排,一陇陇。纯手工,蹲着种、跪着种,很费人工,很累人,时间稍一长,就会感到腿酸脚麻,非常难受。农家人就是这样,一辈子在土地上劳作,苦心经营着自己的希望,没有退休,劳作终了也回归土下,“质本洁来还洁去”......

  住在城市里的人,有很多喜欢在自家阳台水培或者土养大蒜,期待生出齐齐整整绿绿的蒜苗,种的是一种心情,食是在其次的,但是对耕作的农家来说,它是一份实实在在的经济来源,曾有过“蒜你狠”也有过“蒜你贱”,更包含了农家人多少的喜怒哀乐。

  我的母亲也曾在广阔的田野里苦心经营者过自己的希望,辛苦劳作一生,没来得及享福,就去世了,老天辜负了母亲这样勤劳善良的人。诸多草木可以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但我的母亲却再也不会回来......

  母亲教过我不少食用大蒜的方法,成家后我又自学了些许。

  比如夏天吃凉面炒个西红柿鸡蛋、豆角,另取大蒜捣烂如泥,制成蒜汁,汁菜面三合一,十分美味。又比如冬天做腊八蒜,假以时日便绿的特别,看得舒心,吃的惬意。

  还有个很美味的制品:糖蒜醋!儿子喜欢我做焖饼的时候放蒜,要求很细致,必须剁成碎末,不能见块。家有小儿初长成,嘴也是越来越刁了。

  君不见那饭馆、酒馆里有大蒜炒猪肝、大蒜猪肚汤、大蒜焖粉皮,味道比我做的好多了,他偏偏不吃,没办法,谁让他不吃肉呢,连肉腥也闻不得,我说这是“遗传变异”——姥爷不吃蒜,你不吃肉,总得不吃一样!

  清代李渔也不吃蒜,他在《闲情偶记》里说葱蒜韭菜秽人齿颊及肠胃。啥东西都这样,有人喜欢就有人不喜欢,生活常态而已。

  大家都对大蒜熟悉的很,千人千识,各有各喜欢的吃法。大蒜食用是众所周知的,药用也是很多人知晓的。我母亲常常说它是天然抗生素,能杀菌消炎,能防癌抗癌,能杀虫。“常吃蒜少吃药”是母亲的口头禅。记得夏天被蚊子咬了,母亲掰了一点蒜,给我涂擦,很快就不痒了。

  我收集了一个治鼻衄不止的小偏方,准备在儿子夏季上火流鼻血的时候试试:蒜一枚,去皮,研如泥,作铜钱大饼子,厚一豆许,左鼻血出,贴左足心,右鼻血出,贴右足心,两鼻俱出,俱贴之。

大蒜

  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夏季叶枯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通风晾晒至外皮干燥。气特异,味辛辣,具刺激性。

  大蒜味辛,性温。入脾胃、肺经。具解毒消肿,杀虫止痢之功。临床用于痈肿疮疡,疥癣,肺痨,顿咳,泄泻,痢疾。

  ——2020版《中国药典》

  大蒜还能健脾温胃,增强食欲,用治脘腹冷痛,食欲减退或饮食不消。

  《本草纲目》有载,大蒜散痈肿、除风邪、消瘴气、除风湿、疗疮癣、健脾胃、治肾气、止霍乱、解瘟疫。

  《随息居饮食谱》有载,大蒜除寒湿,辟阴邪,下气暖中,消谷化肉,破恶血,攻冷积;治泄泻腹痛,通便秘;辟秽解毒,消痞杀虫。昏目损神, 不宜多食。阴虚内热、胎产、痧痘、时病、疮疟、血证、目疾, 口、齿、喉、舌诸患, 咸忌之。

  《千金方》∶大蒜捣贴两足心。亦可贴脐中。治泄泻暴痢。

  人们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发现,大蒜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硒、磷、锗等营养成分;蒜氨酸、大蒜辣素和大蒜素等防病治病活性物质;还有硫化物和非硫化物、大蒜多糖等。

  蒜氨酸、大蒜辣素和大蒜素之间的关系是:蒜氨酸经过蒜酶裂解产生大蒜辣素,大蒜辣素分解产生大蒜素。我们2020版《中国药典》将大蒜素作为主要有效成分进行大蒜药材的质量评价。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蒜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脑血管系统、防治心血管疾病、抗癌、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杀虫、降压、降糖、护肝等作用。

  大约是鉴于大蒜的诸多药理作用,导致了一个流言的发生:在嘴里含一会大蒜,咽下唾液,吐掉蒜瓣,能预防感染新冠病毒。朋友圈也躁动:每天含生大蒜或者生吃几瓣,能预防杀灭新冠病毒。我个人在知网搜索“大蒜与新冠病毒”,并没有发现相关文献研究,请大家不要拿大蒜当杀菌神器,预防新冠病毒不要靠它。

  作为药食两用的大蒜,若喜欢可以适当吃点,但阴虚火旺及有目、舌、口齿、喉诸疾不宜服用。孕妇忌灌肠用。外用不可敷之过久,否则可能引起皮肤发红、灼热甚至起泡。大蒜吃后有特异的口气,建议漱口缓解,喝绿茶淡化,免得令人不可近。

本文来自《中国中药》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