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

开博时间:2019-07-02 16:24:00

《中国中药》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办。全面反映我国中医药与天然药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与研究动态的同时,致力于打造最靠谱的中医药知识平台。

文章数
分享到:

上热下寒,寒热错杂怎么办?

2021-07-26 15:25:00

  中医讲究“四诊合参”、“八纲辩证”。所谓“四诊”即我们常说的“望、闻、问、切”,而“八纲”则指的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是中医的一些基础理论知识,我们平常总听到医生说你的体质是寒或是热,或者这个药物的性质是寒还是热,药物的选择是否适合你机体本身所具备的寒热性质?今天,就让我们来看一看中医之“寒热”以及面对“寒热错杂”时,医圣张仲景所开出的“特殊”妙方。

  中医所说的寒热,是八纲中鉴别疾病属性的两个纲领。简单来说就是寒冷与炎热两个属性,寒热的由来就是“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针对寒热,我们所采取的治则就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现在人的体质与古代相比,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很多人出现寒热错杂,它指的就是指寒热邪气并存的病理变化,导致寒热表现同时出现。

  平常生活中有些人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脸上爱长痘痘,嘴里容易长口腔溃疡,一吃油炸油腻的东西就爱上火,喉咙会觉得痛,出现口干口苦等症状。但同时他们又觉得怕冷,手脚都是冰冰凉凉的,自己吹不了空调,要穿厚一点的衣服或盖厚被子来御寒,要不就容易感冒,并且喝不了冰水,吃不了凉的东西,一吃就觉得胃部不舒服。你是否会疑惑这个人的病性到底属于寒还是热?如果属于热,用清热的药物患者是否又不耐受;属于寒,用温阳的药物患者是否上火的症状会加重?其实这些问题,在东晋年代,医生张仲景就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这些问题。今天,就让我们来看一看他在《伤寒论》中所阐述的可以治疗寒热错杂的——麻黄升麻汤。

  麻黄升麻汤,见于《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文中是这样记载的:“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在原文中,有关剂量的记载则为:“麻黄二两半(去节)、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十八铢、黄芩十八铢、葳蕤(一作菖蒲)十八铢、芍药六铢、天门冬(去心)六铢、桂枝六铢、茯苓六铢、甘草(炙)六铢、石膏(碎,绵裹)六铢、白术六铢、干姜六铢。”

  麻黄升麻汤主治的病因病机是表证误下,脾气受损,肺失治节,邪入厥阴,导致气机失调,相火被郁。整理来看,基本病机就是邪陷阳郁。

  我们都知道——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其主运化。“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两者功能受损,容易出现气机失调,易上下不通,发为上热下寒之证。伤寒六七日后,此时采用大下,会导致脾阳受损,故出现“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泄利不止”等气血俱虚之象,但其实并非全为脾阳受损表现的阳虚。

  伤寒六七日,邪气到了“两阴交尽”的厥阴之际,若此时如果采用大下的方法,就会郁遏相火的升发,使寒邪留聚, 邪热陷入阴中,灼伤阴液,液津的亏虚则表现阴虚之症。所以出现“咽喉不利,唾脓血”的郁热阴虚的症状。

  总体来看,便形成了这种虚实错杂、上热下寒、阳阳两虚的病证。而麻黄升麻汤则刚好可以针对这种情况,正如清代名医王晋三在《绛雪园古方选注》中所提及的:“膏、芩、知母苦寒,清降上焦之津,芍药、天冬酸苦,收引下焦之液,苓、草甘淡,以生胃津液,归、术、萎蕤缓脾,以致津液。独是十味之药,虽有调和之致,不能提出阴分热邪,故以麻黄、升麻、桂枝、干姜开入阴分,与寒凉药从化其热,庶几在上之燥气除,在下之阴气坚,而厥阴错杂之邪可解。”

  总而言之,麻黄升麻汤的功效正如《伤寒论讲义》所记载的:“发越郁热,清上温下”。

  笔者身边有个很好的案例,患者嗜食肥甘厚味、且情志不遂导致痰蕴化火,气郁化火,灼伤津液出现头面部长痤疮,自觉易上火,口干口苦等症状,实火、阴虚症状明显。后来,他因治疗面部痤疮,误用大量清热药物,导致脾阳受损,不耐寒凉,自觉怕冷,在炎炎夏日都要盖着厚厚的棉被才能睡觉,吃一点冰凉的食物就觉得胃部胀痛不适,这些则又属于虚寒、阳虚的情况。整体来看就是实热虚寒并存,阴阳两者并虚。而他用了五剂麻黄升麻汤,上述症状都得到了很好的缓解。

  但笔者为什么在题目上说这个方子是个“特殊处方”呢?相较于《伤寒论》里面其他112首方,麻黄升麻汤用药多达14味,且偏于滋阴,这一点与我们所熟知的张仲景用药药物种类少、药量偏大、药性多偏阳的习惯相反。所以从柯韵伯开始,后世便有麻黄升麻汤乃“后世粗工之伎,必非仲景方也”。所以此方子虽然效果良好,但相比于伤寒论中所论述的其他治疗寒热错杂的方子,鲜有人知道麻黄升麻汤之名,因此笔者想向大家科普此方。

  其实,《伤寒论》还具有很多著名的治疗上热下寒的方子,比如栀子干姜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乌梅丸等。这些方子也是有差别的,比如栀子干姜汤所主的上热部位为胸膈,干姜黄芩黄连汤所主的上热部位为胃中,乌梅汤所主的上热部位在肝、心包。这些寒热之关系、区别在临床上都需要医者仔细辨析,逐步斟酌。

本文来自《中国中药》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