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

开博时间:2019-07-02 16:24:00

《中国中药》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办。全面反映我国中医药与天然药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与研究动态的同时,致力于打造最靠谱的中医药知识平台。

文章数
分享到:

舒畅和气、亦膳亦药——漫话紫苏

2021-07-29 15:44:00

  那年夏天,刚搬到郊区的我,人生地不熟,坐在空落落的露台上,心里有点儿犯愁……

  邻居素芳姐姐来访,特意送来了几盆花草。

  姐姐指着紫色叶子的草说“这是我家做饭、做菜常用的香草,你刚搬过来,大概还没来得及预备,就顺便带来两盆。”

  我诧异地问:“这么漂亮的植物也可以吃吗?”

  姐姐笑着说:“这是紫苏,我家做泡菜时随手放几片在坛子里,味道好,还不长“白花”,做鱼、做肉、蒸螃蟹、炒田螺、蒸粘豆包、拌凉菜啥的都能用得到。这几天正是闷热,你搬家辛苦,用它煮点儿水,祛祛暑气……”

  听着贴心的话儿,心里顿觉舒畅,那股子烦闷已无影无踪了。

  姐姐走后,我蹲下身仔细端详:

  紫苏的茎是紫色、钝四棱形的,四面有凹槽,有很多分支,茎结处的白色柔毛最多。

  叶片是卵圆形,先端急尖,对称着生,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边缘有均匀的圆锯齿,好似花瓣形状。

  大叶片正面绿色中微微泛着紫红色,由叶脉延展至中间,背面是紫色,刚刚长出的嫩叶正、背面都是好看的紫红色,叶片两面都有稀疏的柔毛,还有凹点状的油点,看上去很是特别。

  整个植株都带着紫色,远看宛若披着一层淡紫色的薄纱,还散发着特有的芳香,仙仙的……

  紫苏,对于学中药的我来说并不陌生,知道它是唇形科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包括两个变种:一种是皱叶紫苏,也称鸡冠紫苏;另一种是尖叶紫苏,又叫野生紫苏。

  我印象中紫苏的样子都是中药斗子里的苏叶、苏子、苏梗……干燥的饮片虽然也有香气,却很难和眼前这鲜活馨香、楚楚动人的植物联系起来。

  芳名的传说

  紫苏古称为“荏”,《尔雅》中称为“蔷”。

  紫苏的芳名据传说还是华佗给起的。

  当年,华佗在河边采药,发现水獭因吃了凉性的大鱼之后特别难受,又跑去吃了一种紫色的草,很快就好转了。

  看到这一幕的华佗若有所思,好像明白了什么……

  蟹肥菊黄时,华佗路遇一群孟浪少年,因贪吃了过多的螃蟹而腹痛难忍、呕吐不止,华佗从路边采来水獭吃的那种紫色植物,浓浓地煮了汤给他们喝,症状很快缓解,救治成功!

  因为茎叶都是紫色的,吃完即病去体舒,华佗就给这种植物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紫舒”,后因读音相近而误传,就成了“紫苏”。

  李时珍这样解释:“苏从酥,舒畅也。苏性舒畅,和气行血,故谓之苏。曰紫苏者,以别白苏也。苏乃荏类,而味更辛如桂,故《尔雅》谓之桂荏。”

  土壤改变颜色

  当土壤肥沃时紫苏叶片的正、背面都是紫色,也有正面绿色、背面紫色的;土壤瘠瘦时叶片的正、背两面就都是绿色的,即白苏。其中紫色的质量好。

  诱人的美食

  紫苏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原产植物,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因具有令人舒畅的香气和好看的颜色,备受美食爱好者的追捧,是烹饪中常用的香草。

  据记载,周代天子吃的宫廷名菜“鲂鱮烝”(类似现在的清蒸鳊鱼和鲢鱼)所使用的调味香草就是紫苏和白苏。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上也记录有紫苏的食用方法。

  西汉名赋《七发》中有“鲤鱼片缀紫苏”的记载,那也许就是生鱼刺身的鼻祖。

  宋代陈耆卿《赤城记》记录了台州居民在煮鱼时加入紫苏,想来古时候紫苏是被当做寻常蔬菜食用的。

  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中万虹桥畔集市的幌子上就写着“饮子”两个大字, “饮子”就是用紫苏加少许白糖煮成的功能型饮料,因解暑力强,还被宋仁宗赐予“天下第一饮”的美称。

  “向来暑殿评汤物,沉木紫苏闻第一。”估计那时候的“饮子”可比现在的可乐火得多。

  李时珍也爱美食:“紫苏嫩时采叶,和蔬茹之或盐及梅卤作葅食甚香,夏月作熟汤饮之。”看一眼这明代私房菜谱,就足以令人馋涎欲滴……

  现在各地也还能看到这些古法的影子。大理特产“紫苏梅饼”就是用紫苏叶包上压碎的青梅,梅子和紫苏相互缠绵,随时间的沉淀酝酿出酸和甜结合的滋味,那时可以勾魂儿的味道。

  紫苏子,灰棕色如小米大,云南等西南部地区还延续了古称“荏子”。

  炒香磨碎的紫苏子有着香香的味道,是制作苏子粑粑、苏子破酥大包、苏子月饼、苏子粳米粥时必不可少的原料。

  不仅人们爱吃,就连小鸟儿也很爱苏子,记得小时候父亲养鸟,那些鸟儿最爱吃的食物就是苏子,吃过之后便会歌喉婉转地鸣唱起来……

  紫苏食用传承千年,在全国各地演变出了各种美食,公元8-9世纪时传入日本,后来又被引入韩国,并广受欢迎。现在,无论是日料还是韩式美食都能看到紫苏的身影。

  食用营养价值

  紫苏全株均有很高营养价值,具有低糖、高纤维、高胡萝卜素、高矿质元素等特点。挥发油中含有紫苏醛、紫苏醇、薄荷酮、薄荷醇、白苏烯酮等。

  紫苏子中氨基酸、蛋氨酸等含量高于稻和小麦,是蛋白粉等强化食品的理想原料,紫苏子还含18种氨基酸、谷维素、维生素E、维生素B.、缁醇、磷脂等。

  紫苏油是植物界的“深海鱼油”,α-亚麻酸含量高达61.34%-62.90%。有保护视力、增强智力的功能。

  紫苏全身都是药

  紫苏始载于《名医别录》,全身均都可入药:干燥的叶(或带嫩枝)为紫苏叶;干燥的茎为紫苏梗;干燥成熟的果实为紫苏子;全草为全紫苏。

  本是亲兄弟,本领各不同

  《本草纲目》云:“紫苏,近世之要药也。其味辛,入气分,其色紫,入血分。”

  虽然同根同气,却是本领却各异。

  《本草汇言》记载:“紫苏,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气,化痰气,乃治气之神药也。一物有三用焉……苏叶可以散邪而解表,苏梗可以顺气而宽中,苏子可以定喘而下气、降火而清痰。”

  解肌发表散风寒

  现代人离不开空调,夏季最容易感受风寒,这个时候紫苏叶就派上了用场。

  夏天常备、治疗暑湿外感的藿香正气水中就有紫苏。

  《本草正义》言“紫苏,芳香气烈,外开皮毛,泄肺气而通腠理,上则通鼻塞,清头目,为风寒外感灵药。”

  还记得《红楼梦》中晴雯姐姐因感受风寒、外感加内滞而病倒,胡庸医乱开了虎狼药,这可急坏了贾宝玉,幸而及时请来王太医,又重开了温和疏散的方子才解了燃眉之急。方中就有“虽然疏散,也不太过”的紫苏。

  舒畅和气抗抑郁

  现在各种抑郁的人是越来越多,一言不合就不开心了……

  紫苏凭着香气、颜色、味道就能令人心情舒畅,再加上它还有深厚的内功,抗抑郁这个事儿就事半功倍了。

  仔细观察露台上的紫苏,清晨枝叶挺立、精神饱满,夜晚则叶片低垂、宛若熟睡。古人认为“紫苏昼挺夜垂,有引阳入阴之义,阳入于阴则寐。”所以经常用紫苏叶配伍百合(百苏安寐汤),用来治疗郁闷而至的失眠。

  东坡先生在《紫苏》诗中云:“解语朝暮伴,忘忧了残生。”看来把紫苏和忘忧联系起来并非偶然。

  紫苏,辛能入气,紫能入血,香能窜外,温可暖中,能使人一身舒畅。

  紫苏入肺、脾经,既可利肺之宣肃、化痰解郁,亦可调脾之升降,和中解郁;紫苏子散中有润,为肺郁首选。

  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紫苏、茯苓、生姜)是临床治疗抑郁症、自主神经失调的良方,对产后抑郁、脑中风后抑郁、梅核气都有良好疗效。

  中医认为:“紫苏叶和生姜可以将气打开”,也就是说有“消除抑郁,使心情快乐”的作用,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用于心病的治疗。

  PS:家庭常用的紫苏生姜汤的作法:紫苏叶30g、生姜9g。加水适量煎汤服(可加适量红糖)。适用于外感表寒,情志不舒(见《食疗本草学》)。

  通过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紫苏具有肯定的抗抑郁效果和良好的安全性。

  孕妇的好帮手

  怀胎十月真的好辛苦!

  当被妊娠早期被恶心呕吐、头晕厌食、食入则吐折磨到昏天黑地、怀疑人生时,或因胎动不安、先兆流产而焦心忧虑时,抑或因难产、产程受阻而命悬一线时,如果能想起紫苏,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紫苏梗专主顺气,气顺则一身通畅,可使冲任脉调而胎气安定,达到理气宽中、行气安胎的目的。常用于治疗胎气上逆、胎动不安及妊娠呕吐。

  家里如果有紫苏,随手摘下几片叶子(或干紫苏叶4.5g)泡茶,再滴入鲜姜汁数滴,每日一剂内服,就有很好的止孕吐效果。

  《济生方》中的紫苏饮是著名的安胎方剂。

  《傅青主女科》中的舒气散(人参、当归、川芎、白芍、紫苏梗、牛膝、陈皮、柴胡、葱白)用于因气逆而致的难产,“一剂而气逆转,儿即下矣。”

  碎碎念,如果当初西德人知道紫苏能止孕吐,八成就不会有那么多“海豹婴”出生了……

  药理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紫苏除抗抑郁外,还有解热、抗微生物、止呕、中枢抑制、抗肿瘤、降血糖、调脂保肝、抗炎、抗过敏、止血、改善血液流变等活性。

  使用禁忌

  虽然紫苏既好看又好吃,但以为它辛温耗气,所以气虚、表虚及温病初起者慎服。

  实验证明,紫苏还有升高血糖作用,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宜大剂量使用。

  结尾

  我学会了用紫苏做菜、煮汤。

  女儿高考前夕,最爱吃的是我做的紫苏炒鸡蛋和苏叶鸡丝凉面。

  自从素芳姐送来紫苏,我就爱上了这种自带仙气的香草。

  几年过去,陪它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赏它朝挺夜垂、色美味香……

本文来自《中国中药》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