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

开博时间:2019-07-02 16:24:00

《中国中药》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办。全面反映我国中医药与天然药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与研究动态的同时,致力于打造最靠谱的中医药知识平台。

文章数
分享到:

有比西瓜更简单、更好玩儿的“白虎汤”

2021-08-11 14:09:00

  看看手机新闻,得知河南省郑州市惨遭特大暴雨,一时间洪水弥漫,公路上的小汽车如煮在锅里的水饺,有的还在翻滚着。地铁里,洪水淹到了乘客的胸部——看样子,若水位再上涨一点,很快就会淹到乘客的脖子。给人的感觉,整座郑州城都已经被洪水包围。

  朋友圈里有几个郑州人,发信息说自己下了班却回不了家,只能在上班的地方过夜。我安慰他们:有国家在,什么都不用怕!

  又到大暑时节,天气异常炎热。农谚云: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气温高,蒸发量大,降雨量也随之增大。《黄帝内经》用了十个字来阐述降雨的这一过程: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真是简洁明了。

  大暑三候

  初候,腐草为萤。

  古人认为,萤火虫由腐烂的草变化而成。

  萤火虫的别名不少。丹良、丹鸟、夜光、宵烛,都是萤火虫的别名。通常来说,我们见到的萤火虫有两种,一种会飞,即小杜诗里所说的“流萤”;另一种只能在地上爬,似毛毛虫而体型较小,颜色如草木灰。夏末以后的夜里,仔细看吧,它的尾巴末端会发光。这是一种略带蓝色的荧光,一闪一闪的,非常好看。——事实上,大自然中能在夜里发出光亮的昆虫多得数不清,只是大多数我们用肉眼都看不到。

  二候,土润濡。

  濡,本义是指一条河流的名字,即濡水,在今的河北省境内。这里的意思是“浸泡、淹没”。土润濡,指的是泥土被水湿浸润的这一状态。又因为恰逢三伏天里的中伏,所以土壤不但湿,而且热。古人称这样的热为“龌龊热”。

  三候,大雨时行。

  暑热难耐,大量的水蒸气蒸发起来,在高空遇冷,大雨便应时而下。雨一下,天就凉快了许多。

  大暑养生的重点,一是防暑,二是祛湿。

  如何防暑呢?不妨在午时(11:00~13:00)这个时间段内睡半个小时的午觉,让人体气血的升降实现平稳转换。

  开心经、心包经。开心经的最好方法是笑,其次是动舌头(舌为心之苗),其次是伸小手指(手少阴心经的末端)。伸小手指平躺着也能练,但一定要记得掌心朝上,全身放松,五指蓬开。

  开肩。开肩的目的是为了把肺打开。方法是抬起双肘,尽量让它高过肩膀,自然呼吸并保持一段时间。肺为五脏保护伞,伞一打开,五脏清凉。

  放松身心是关键。“心静莲花开,体松清凉来”。忌郁闷,学会将体内的浊气宣泄出去。

  总之,天气虽然炎热,但如能静心做到以上几点,暑气也就伤不到你了。我上高中时,每到夏天,常用冷水洗脸,被一位老婆婆看见给制止了。老婆婆说:冷水洗脸,当时凉快,过后越来越热。用温热水洗脸,当时有点热,过后却越来越凉快。我一试,果然如此。从此就习惯了用温热水洗脸。

  同理,吃冰镇水果和饮料也是一样,得一时之爽。过后出现腹痛、腹泻、痛经等症状,该找谁算账?长夏应脾,脾胃为后天之本,一旦损伤,百病丛生!

  祛湿:

  人体有两大排湿系统。一个通过肺打开毛孔,由内而外使身体出汗 。肺不开,汗不出,湿无出路 ,如果再喝很多水,极容易造成身体的洪涝灾害。所以,要祛湿的人,先检查自己夏天是否会出汗,如果汗都不出,那一定要先开肺,让喝进去的水参与体内循环。切不可以一来来就用寒凉利湿药,伤及正气,得不偿失;二是利小便,把水龙头打开,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方法。但是,运用这种方法一样有个前提,必须要先把肺打开。有的人肺没打开,服用很多利湿药,结果小便还是出不来。正确方法应该是“提壶揭盖”,前已讲过,此处不再多说。还有很多人搞不清自己到底是湿热还是寒湿,一听祛湿就立马想到薏苡仁、车前子、玉米须、冬瓜这一类寒凉食物,盲目祛湿,损伤正气而不自知。大抵湿热宜利小便(但需注意不要损伤正气,中病即止),寒湿宜温。

  西瓜能利小便,是天然的白虎汤,这个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但西瓜之寒,能使体虚之人(尤其是阳虚之人)病重,病重之人“魂归离恨天”,却很少有人知道。山西名老中医李可有一则医案,患儿身患绝症,经李老医生施救,病已见好,某日,乘父母不在家,偷吃桌上西瓜一个,一日而死。

  我的导引师父庄远林先生说,导引术里的“嘘”字诀就相当于中药里的“白虎汤”。当小便不利、经脉能升不能降时,就可以“嘘”。嘘的时间不妨长一点,也可以吹口哨,如此便能利小便以祛湿,既避免了寒凉药对脾胃的损伤,又能祛湿,还好玩儿,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念“嘘”字利小便,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还记得小时候母亲是怎样把你撒尿的吗?嘘……

  祛湿莫忘健脾。脾主运化水湿。《黄帝内经·素问》里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健脾宜温,中药里的“白术”为健脾之正药。“四君子汤”(参苓术甘)专为健脾而设,在此基础上加味出来的“五味异功散”“香砂六君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健脾的功效。

  我上初中时,教科书上说:大禹治水,功在疏导。学界随即提出不同看法,以为应该是“疏堵”结合。而究竟如何,终不得而知,毕竟大禹生活的年代离我们太远。岳麓山上禹王碑(相传原碑为大禹治水时所留)上的碑文内容,也只有少数几个人能释读出来(明代成都籍状元杨慎为释读碑文第一人),而且都不相同。我最欣赏的治水英雄还是秦国郡守“李冰”,他带领当地百姓花了八年时间,凿通了玉垒山,修筑起都江堰,采用四六分水法,使这一水利工程实现无坝引水、自动分洪、自动排沙等功能,灌溉了广袤无垠的成都平原,为后来秦王扫六合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最关键的是,这项水利工程逾两千余年而不衰,至今仍能正常发挥其作用,真是了不起。都江堰的意义,正如余秋雨所说:秦国最伟大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还有人说都江堰是世界第九大奇迹。深以为然。

  我有点怀疑李冰治水的智慧是从人体排湿系统的工作原理中悟出来的。学会用水。治湿也一样。有的人什么都不管,一来就用寒凉药直接利小便。这样水湿就没有参与人体循环,导致干的地方很干,湿的地方洪水泛滥;用不完的水湿,才导入大海。嘘字诀就能起到这个作用。

本文来自《中国中药》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