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

开博时间:2019-07-02 16:24:00

《中国中药》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办。全面反映我国中医药与天然药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与研究动态的同时,致力于打造最靠谱的中医药知识平台。

文章数
分享到:

盛夏来袭,做好这几点,让你元气满满轻松度夏

2021-08-12 14:08:00

  “不过夏至不热”,虽然按时令说夏至过后才代表炎热的夏天真正来临,但人们却早早就急火火的用短袖薄裙、空调冷饮开启了“夏天模式”。

  其实最热的时候还在后面慢慢逼近呢,当气温渐高,暑气渐盛,头顶的烈日如老虎发威般肆意吐出滚滚热浪,在外行走,你会觉得自己就像太上老君炼丹炉中被炙烤着的孙猴子,当然,说是在烈日下奔跑的五花肉也十分恰当。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是对热得天气预爆的真实写照,当炎热升级到了最高档,你的夏天模式还能如何再升级?

  有些人是不惧夏的,自以为回家有空调、开车有空调、上班有空调……如此完全可以让自己清凉一夏,殊不知,清凉着清凉着,却反倒浑身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甚至不明白为何把自己清凉到医院里去了。

  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也是阳气最盛的时节。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所谓“得阳者生,失阳者亡”。“阳气”越充足,人体越强壮,反之,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

  所以阳气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它也需要我们精心的养护,才能为我们的身体正常工作。《素问集注》;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以从其要,而培养之。

  养阳就是养生,在现今这个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裕的时代,养生可以说是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但夏季天气炎热,我们常常会为了使自己凉快点,便不知不觉的做出了伤阳的行为。

  夏季养生的第一要点自然是防暑降温,但防暑降温切记不可过于贪凉。烈日炎炎,人们动辄大汗淋漓,有些人外出归来为尽快消汗除热,往往喜欢立马喝冷饮、冲冷水浴,或立马进入空调房来“快速冷却”。但由于人体在阳光下吸收了大量的热量,如此“快速冷却”,会令全身毛孔迅速闭合,使热量不能散发出而滞留体内引起高热,还会因脑部毛细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重者还可引起休克。其实这种情况也叫中暑,中暑分阴暑和阳暑,这种“暑热在内、寒湿在外”的症状叫阴暑,而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导致的中暑叫阳暑。

  不管是哪种情况的中暑,都是对阳气的伤害,所以,防暑降温是不能按快捷键的。夏季炎热,人体出汗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其实夏季出汗多一些对我们是有好处的,因为当代谢加速时,产生的代谢废物同时也会增多,可以说汗在散热的同时也是在“排毒”,中医还称出汗为泄气——排泄湿邪之气。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在劳动时出了汗后反倒会感觉轻松舒爽的原因。不过凡事过优则不及,长时间的大量出汗却是不可取的。

  生活中,吃总是被放在第一位的,夏季养生更得切记:不可乱吃。天气越热,冷饮和冷食就卖得越火,冰镇啤酒、绿豆汤、冷面和西瓜等水果都是人们的最爱。吃时的确很凉爽,也很舒服,但是一些人过后可能就会有腹痛和腹泻的症状。因为这些人素来就是阳虚寒湿的体质,夏季阳气虚于内,多食生冷必会伤阳,所以就会出现上面那些症状。

  其实这种贪图凉快,吃冰喝凉而损伤阳气,使胃中虚冷的现象,我们可以吃些生姜来温暖脾胃,帮助阳气升发。最简单的方法是切三五片姜,入水熬煮,热饮。老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生姜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喝生姜水能驱散体内寒气,帮助身体出汗,以预防和治疗“空调病”,也能预防夏季肠胃病。

  不过,吃姜最好在早上,因为姜最擅宣发阳明经的阳气,夏天早晨正是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此时吃姜,正好生发胃气,促进消化。所以,吃姜还兼有开胃的作用。晚上阳气收敛,不可摄入生姜这种具有发散功能的温热食物,而且热盛及阴虚内热者也忌食。

  夏季养生,一样少不了给身体以锻炼。有人认为夏天出汗多就不用运动了,其实夏季仍需坚持适当的锻炼,但不应在烈日下运动,可选择在较为凉爽点的早、晚到户外活动活动。通过适当的体能锻炼,可以达到调和脏腑、疏通气血、经络,使体内的阳气随着自然的阳气而增长。

  特别是那些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处在自然环境时间极少的人群,这类人平日里很难出汗,这样反倒会导致阳消阴长而伤害身体。再加上盛夏之时‘’天暑下逼,地湿上蒸”,天地氤氲,湿热熏蒸。而夏季正是人体腠理大开之时,外界的湿邪之气便会趁机侵入人体,如果体内积存太多湿气,会使人出现浑身乏力、没有精神、没有食欲或消化不良等现象。如果将这种入侵湿毒通过出汗排出,人体就会觉得轻松舒爽多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夏天的汗液又粘又腻,就是因为汗水带出了太多体内病毒及垃圾。所以 ,夏季还是别太宠着自己,适当的运动出出汗可以防病于未然。

  说起病,冬病夏治也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冬病夏治的说法源于《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理论,冬为阴,夏为阳,“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驱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怕冷、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有内服、外治两大类,内服药物指的是常说的汤药、中成药。外用药物有三伏贴,也就是穴位贴敷或者局部贴敷,还有泡洗、熏洗、针灸、推拿、按摩等一系列的方法。当然,如何治疗、具体操作还得由医生决定。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曾记载:“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意思是夏天的三个月,是万物繁盛壮美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天地之气已经完全交会,万物开始开花结实。人应当晚睡早起,不要对天长炎热感到厌倦,要使情绪平和不躁,使气色焕发光彩,使体内的阳气自然得到宣散,就像把愉快的心情表现在外一样。

  工作是为养家,养家首先得养好自己。依据前人的生活经验与智慧,让自己以最好的状态,元气满满的轻松度夏。

本文来自《中国中药》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