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

开博时间:2019-07-02 16:24:00

《中国中药》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办。全面反映我国中医药与天然药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与研究动态的同时,致力于打造最靠谱的中医药知识平台。

文章数
分享到:

既是抗疫明星中成药,又是日常可口凉菜

2021-11-10 18:15:00

  “十九年间胆厌尝,盘馐野味当含香。

  春风又长新芽甲,好撷青青荐越王。”

  世界上的人可以分成两类人:喜欢鱼腥草的人和厌恶鱼腥草的人。喜欢的人认为没有折耳根的夏天是不完整的;厌恶者如汪曾祺,“苦,到不要紧,它有一股强烈的生鱼腥味,实在招架不了!”

  生长在南方的我,是折耳根天堂里的叛徒。折耳根以不同形式环绕在我身边,贯穿着暑假的噩梦:可以是夜宵摊上中断烟雾缭绕的凉菜,是漂浮在午后绿豆汤上的苦腥白条,是夏末秋初止咳的魔幻饮料。

  我对鱼腥草的逃离,终止在中学时期。

  能让青春期少女烦恼的只有恋爱和青春痘。额头冒出的第一颗可以不以为意。下巴上的第二颗想着也许是上火了。但是脸颊上的一旦出现第三颗,则仿佛有燎原之势,又红又肿。仔细一看,旁边还有几颗埋伏着似乎要破土而出。让人不得不折服于“三生万物”的真理。

  数次去医院求医无果之后,我明白现代医疗的发展并没有如我想象那么发达。我总是能收获医师的安慰,常常获得药物和器械的帮助,偶尔能被意外治愈。在人间,事情的反复无常是常态。

  神总是把机会放在随处可得却隐秘的地方。在某次课间的闲聊,我收获了班花的一个治痘秘方——每天一杯折耳根茶。居然是那个在墙角、在路边,随处可见的臭草!

  人类总是对于根据缥缈但是希望美好的东西深信不疑。

  我已经忘了痤疮离我而去是因为青春期的结束,还是喝了三年的折耳根茶。中学时期的我依旧脸上斑斑驳驳,总是把希望寄托在明天晨起一杯苦腥绿色饮料之后,我的面颊白璧无瑕。尽管我用洗洁精洗过无数遍,当年喝茶的杯子直到现在依旧有一股淡淡的鱼腥味。

  后来我求学从南到北,故乡的季节只剩下冬夏。回家的时间匆匆,折耳根已经不再入梦。偶尔在异乡寻找家常菜,鱼腥草成了我的乡愁。

  鱼腥草,对于学中医的我并不陌生。它是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我印象里的鱼腥草是一大片绿色心形叶子构成的海洋,四片白色花瓣组成一艘艘小船,中间黄色的花穗是鼓起的船帆。拂过之处,指尖带上淡淡鱼腥,是海水褪去的味道。而中药斗子里的鱼腥草,像是高山上关于海洋的化石,失去了鲜活的色彩样貌,却保留了可以证明身份的独一无二特性。

  关于鱼腥草的传说

  鱼腥草古称“蕺”。它的根,也就是“蕺根”或者“蕺儿根”,穿越千年,百姓口耳相传到今,成为了“折耳根”。

  传说越王勾践做了吴王夫差的俘虏之后,卧薪尝胆,发誓一定要使越国强大起来。回到越国的第一年就碰上了罕见的荒年,普通百姓无粮可吃。越王勾践亲自上山寻找可以食用的野菜。终于在一座小山上发现了遍地生长的有奇特气味的草。越王发现可以吃,便号召越国百姓进食得以度过了饥荒。这个拯救国家饥饿的小草,称作“饥菜”,后改用同音字“蕺菜”。当年发现蕺菜的山被称作蕺山,是浙江绍兴的名胜之地——“越王嗜蕺,采于此山”。

  传说永远都不是无中生有。据《吴越春秋》记载,越王曾在吴国遭受着尝粪的屈辱经历,回到越国后出现了口臭的毛病。越国万能的范蠡,为了帮助主公树立良好的形象,让越王和周围的人都开始嚼鱼腥草,混淆大殿中不同的口气。

  比起混淆空气,我倒宁愿相信是鱼腥草治好了越王的口臭。一时竟不知道范蠡是喜欢鱼腥草还是厌恶鱼腥草了。

  鱼腥草的食用价值

  鱼腥草全草可食用,食用的历史可追溯至东汉。张衡在《南都赋》中提到,“若其园圃,则有蓼蕺蘘荷,薯蔗姜,菥蓂芋瓜”。可见在东汉末年园圃里的花草已经有了鱼腥草的位置。待到后来,苏颂写道:“江左人好生食”。“生食”突出了鱼腥草不同于其他普通蔬菜参与膳食的方式。凉拌是传承千年的烹饪方式。

  鱼腥草含有多种蛋白质和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其含有的挥发油成分,如癸酰乙醛和月桂醛是鱼腥草特殊气味的来源,是能够发挥抗菌的有效成分。而经过动物实验证明,鱼腥草素能够提高免疫力,对于免疫细胞和器官均有改善作用。

  鱼腥草的药用价值

  鱼腥草最早记载于《名医别录》,称为蓼蕺,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均可入药。《唐本草》称之为葅菜,直到《履巉岩本草》有“鱼腥草”之名。

  鱼腥草为肺痈之要药

  常言道“良药苦口”,换言之可谓“凉药苦口”。鱼腥草带有淡淡的苦味,性寒凉,因此是一味常用的清热解毒药。鱼腥草味辛,微寒,归肺经。常见辛味药可发散风寒风热,而鱼腥草味浓烈,可散结散痰。辛以发散,寒能清热,主归肺,因此鱼腥草可清肺中之脓痰。肺脓肿在中医中称为肺痈,常表现为咳吐脓血腥臭。《滇南本草》中载,鱼腥草治肺痈咳嗽带脓血,痰有腥臭。《本草经疏》中言明鱼腥草“治痰热壅肺,发为肺痈吐脓血之要药”。

  鱼腥草与连花清瘟

  新冠时代以来,连花清瘟胶囊可谓是明星药物。鱼腥草是连花清瘟胶囊中的主要成分之一。连花清瘟是2003年非典时期诞生的药方,是非典时期的防控用药。其组成中药包括经典清肺平喘的麻杏石甘汤、清热的银翘散以外,还有一些其他专药,融合了现代抗病毒、抑菌、提高免疫力等药理学研究成果。这其中包括以专治肺痈而入选的鱼腥草。在平时,连花清瘟适合用于热毒袭肺证,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舌红苔黄或苔黄腻等感冒或肺炎。

  其他功效

  中医学上肺与膀胱相表里,既然鱼腥草可以清肺热,那么是不是可以请膀胱之热呢?答案是肯定的。鱼腥草可以利尿通淋,尤其对于热淋的治疗,常和车前子搭配成药对。

  煎煮方法

  鱼腥草的主要成分为鱼腥草素,该成分遇热不稳定,因此,鱼腥草入汤剂时不宜久煎,可后下,以免药性散失。

  使用禁忌

  虽然鱼腥草既能入凉菜,又可以清肺痈,但因为它性微寒,所以脾胃虚寒及阴性疮疡者慎服。脚痛患者也当慎重。《本草纲目》载“小儿食之,便觉脚痛。……素有脚气人食之,一世不愈。”

  自从来了北方读书,我才发现鱼腥草的味道并不如家乡的气味那么浓烈和腥臭。偶尔同乡聚会的饭前凉菜,大家总会不约而同点上一盘。

  川渝的同学甚至带了家乡的折耳根苗,在图书馆后百草园的角落里种了小小几株。几年过去,居然也顽强地适应了北方的干燥,今夏开出了小小的几朵白花。

  这反倒使得我们不舍得一把拔起,用醋和红椒凉拌起来:“到底还是家里的折耳根才够味。”种下的同学说道。

本文来自《中国中药》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