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

开博时间:2019-07-02 16:24:00

《中国中药》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办。全面反映我国中医药与天然药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与研究动态的同时,致力于打造最靠谱的中医药知识平台。

文章数
分享到:

玉屏风散:一张经典方子告诉你中医的发散性思维

2022-01-19 13:53:00

  “你好容易出汗啊,试试玉屏风散,有成药,很方便的!”

  “你怎么又感冒了,这身体真是不怎么行啊,试试玉屏风散呀!”

  治疗出汗和预防感冒是玉屏风散最最最“出名”的疗效,那这张方子难道只用在这两个病上?

  可不要小瞧了这张处方,它可以告诉你中医看待疾病的发散性思维。

  玉屏风散是一张非常小而精的方子,组成非常简单,只有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相比于那些动辄十几二十味的药方,真是既迷你又经典。

  首先,玉屏风散针对的是虚证。

  那是气血津液精哪种物质不足呢?总的来说是气虚。

  人体的气,依赖于肾的先天之气,这来自于我们的父母;受到脾胃的后天之气补充,这来自于我们的饮食;还有我们能肉眼能看到的,肺的吐故纳新--呼吸之气。这些“气”交织、融合,最终形成在人体体表和体内的运行之气。

  在体表的气,中医称为“行于脉外的卫气”,它就像保镖,有的不断在院子外巡逻,有的在门口站岗,任何不怀好意的“家伙”都不能溜进去捣乱。

  在体内的气,中医称为“行于脉内的营气”和各种脏腑之气等,它们更像古时院子里的家佣,有端茶的、有采买的、有洒扫的等等,各司其职,忙而不乱,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行。

  玉屏风散不仅外面的气虚,而且里面的气也虚。

  卫气虚损,院子外站岗巡逻的保镖人手不够,就容易麻痹大意;脏腑气虚,又不能抽调人手去增员;最终,一不小心就让“邪气”溜了进去。

  这还不生病,那才奇了怪呢。

  问题是这“邪气”到底是什么邪?

  “风为百病之长”,虚人易感。

  风为阳邪,具有一种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鼓动院子里面的人“偷懒”、“搞事情”,看到守门的管得松,就有跑出去耍的冲动,看看外面的花花世界。腠理不密,藩篱不固,邪气鼓动,营阴外泄,变成汗出。

  肺脏为五脏六腑的华盖,位置最高。且肺主皮毛,风邪来犯,容易出现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等感冒症状。

  方中黄芪,可以入肺经和脾经,可以补肺气、益脾脏,配合白术健脾益气,内外结合,补气扶正。

  而白术针对外来风邪,袪风泻邪。

  黄芪、白术得防风可固表而不碍邪,防风得黄芪、白术可驱邪而不伤正。

  三药合用,补中有散,收放自如。

  但是,影响肺系后只能表现出感冒的症状吗?邪气又只能影响肺气吗?

  答案是否定的。

  肺系,可理解为呼吸系统相关疾病。除了感冒以外,还有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等,以上具有相关成功的临床病例。其内在病机都涉及卫表不固,外邪犯肺。

  甚者,还有研究者将视角对准鼻咽癌,并发现玉屏风散联合放化疗可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减少放化疗引起的副作用。

  另外,根据目前的临床研究报道,玉屏风散除了在呼吸系统运用外,还用于消化系统、皮肤、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

  从中医角度理解,体内气的不足很容易表现在脾胃上,脾胃与消化系统密切相关,常常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方中白术亦是针对脾胃,从后天之气快速纠正体内正气的不足。其主要病机依旧是虚而受邪,但以里证脾虚为主。

  另外,肝脏在西医中属于人体的最大腺体,它分泌的胆汁和消化液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并且,在中医理论中,土虚木旺,肝旺乘脾,中医肝和西医脾密切相关。有研究者已经发现,玉屏风颗粒可以改善肝细胞癌微环境中的抑制免疫状态。

  荨麻疹是恼人的皮肤科疾病之一,发无定处、时休时止。和风善于行走,且无定处的状态相似。其病机主要为卫外不固,风邪犯卫。运用玉屏风散治疗荨麻疹异曲同工。

  泌尿系统相关疾病的报道主要集中在肾病,玉屏风散可治疗肾病综合征,改善肾功能。考虑到里不足,亦可久病及肾,因为肾为先天之本,也是人体之气的来源之一。但玉屏风散运用白术通过补益脾胃修复气虚,其原因考虑为后天之气易补,而先天之气难复;以易补难,以快修慢,亦是良法。

  (针对不同的疾病,亦可行专病专药相关加减)

  玉屏风散能增强患者抵抗力吗?

  从免疫角度看,玉屏风散确实可以增强患者抵抗力,可能与胆汁酸和甘油磷脂代谢相关。

  从中医角度,抵抗力就是抵御疾病的能力、机体抗邪的能力。正气足,则抗邪强。玉屏风散既能补气固外,又能健脾益里,还能袪风驱邪,多重角度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以上所有的内在联系,离不开中医的基础理论和疾病病机。

  在病因病机相同的情况下,隶属于西医的不同疾病,在中医这里反而得到了一种方药路线的“简化”。

  同时,这种从病机角度出发带来的中医辨证发散思维,不断拓宽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的临床应用范围。

  希望以上能给读者带来中医思维的启发。

本文来自《中国中药》

上一篇:仲景补肾第一方,别再四处找了!肾虚的症状都搞定!
下一篇:脾虚百病生看看舌头就知道,健脾方法都在这里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