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脏病不用慌,补心第一方,滋阴血、通阳气--中国数字科技馆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

开博时间:2019-07-02 16:24:00

《中国中药》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办。全面反映我国中医药与天然药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与研究动态的同时,致力于打造最靠谱的中医药知识平台。

文章数
分享到:

心脏病不用慌,补心第一方,滋阴血、通阳气

2022-05-23 09:43:00

  前段时间跟妈妈去阿姨家做客,在聊天时,阿姨突然感叹年龄大了,连着加了一周的班就感觉身体不太舒服,不仅浑身没劲,还老是感觉心慌,胸口就像压了块大石头一样上不来气。

  我听到这顿时感觉不妙,心慌可是不能忽视的。我又细细观察询问了一番,发现阿姨还有晚上睡眠差,大便时干时稀的症状,其舌质淡红,苔薄白,再一摸脉象——结脉。

  我恍然大悟,这属于心阴阳两虚而所致的心悸,对于这种病症,我运用了仲景的炙甘草汤加减,并嘱咐阿姨要及时去医院做心电图去进一步检查。

  服药一周后阿姨的心悸症状明显好转,胸闷气短也有所缓解,睡眠质量也有一定的提高。

  炙甘草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第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炙甘草,心动悸,阴阳两虚

  炙甘草汤方解

  炙甘草汤,以功效名之,又名“复脉汤”。

  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去皮)、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擘)。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现代用法:炙甘草12g、生姜9g、人参6g、生地黄50g、桂枝9g、阿胶6g、麦门冬10g、麻仁10g、大枣10枚。

  上九味,水酒各半煎服,阿胶烊化冲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主治心动悸,脉结代,其病机为心阴阳两虚。

  方中重用生地黄为君滋阴养血,《名医别录》谓地黄:“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

  炙甘草补中益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合人参、大枣补脾气,滋化源,气血足生,以复脉之本;阿胶、麦冬、麻仁滋心阴,养心血,以充血脉。

  然阴阳互根互用,阴无阳则无以化,故用桂枝、生姜宣阳化阴,且桂枝甘草相合辛甘化阳,以温心阳,通血脉,诸厚味滋腻之品得姜、桂则滋而不腻。

  用法中加入清酒煎服,以清酒辛热,可振奋阳气,温通血脉,以行药力。诸药合用,滋而不腻,温而不燥,阴血足而血脉充,阳气旺而心脉通,气血充足,阴阳调和,则心动悸、脉结代,皆得其平。

  炙甘草汤加减

  加减复脉汤《温病条辨》即炙甘草18g、干地黄18g、生白芍18g、麦门冬15g、阿胶9g、麻仁9g。

  主治温热病后期,邪热久羁,阴液亏虚证。症见身热面赤,口干舌燥,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此方较于炙甘草汤更重于滋养阴液,敛阴复脉。

  现代临床应用

  现代临床主要将炙甘草汤应用于各种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脏病、心肌缺血、更年期综合征等,辨证属于心阴阳气血不足者。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炙甘草汤除心系疾病外还可以治疗的常见疾病。

  更年期综合征

  以心情抑郁、情绪低落、易怒易哭、记忆力减退、潮热盗汗等为主要特征。此病由于阳气虚弱,心阳失养,致汗出、心悸不安;阳复损及阴,心失所濡,故夜眠难安,遂以炙甘草汤滋阴血、通阳气,阴阳双补,心悸则平。

  炙甘草12g、生姜9g、人参6g、生地黄50g、桂枝9g、阿胶6g、麦门冬10g、麻仁10g、大枣10枚、炮附子10g。

  上十味,水酒各半煎服,阿胶烊化冲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心悸,胸闷气短,虚弱

  何为心悸?

  了解了治疗心悸的方药,我们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心悸的原因是什么呢?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临床病证,临床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其可分为惊悸与怔忡,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久病体虚,耗损心之气阴;或过度思虑,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发为心悸。

  《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指出:“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不守,此惊悸之所肇端也”。

  心悸为心系疾病,其与情志因素关系也极为密切,若病人平素心虚胆怯,突遇惊恐,心神动摇,不能自主而发心悸。

  《济生方•惊悸论治》云:“惊悸者,心虚胆怯之所致也。”且长期忧思不解,心气郁结,阴血暗耗,不能养心而心悸;大怒伤肝,大恐伤肾皆可动憾心神而发为惊悸。

  感受外邪,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症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痹阻心脉,血液运行不畅,瘀血内停,发为心悸。

  药食也极须注意,药食不当,嗜肥甘厚味,煎炸之品,易蕴热化火生痰,痰火上扰心神则为悸。

  服用药物时应遵从医嘱,过量服用药物或药物毒性较剧,耗伤心气,损伤心阴,引发心悸。如中药附子、乌头、雄黄,西药洋地黄、阿托品、肾上腺素等。

  心悸的病位虽在心,但与肝、脾、肾、肺等脏腑也极为密切,其病机也极为复杂,与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故在临床上要加以辨证。

  了解了心悸的治法方药与其病因病机,那么有什么比较简单易行的操作方法呢?

  我们可以选用简单的穴位按摩来减轻不适,其穴位按摩选择的是耳熟能详的内关穴。

  取穴:伸臂仰掌,微屈腕握拳;在手臂内侧可触摸到两条明显条索状筋(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再从近掌侧腕横纹向上量2横指(大拇指指间关节部位的横径为1寸),两筋之间的凹陷处,即为内关穴。

  按摩:自我按摩,用手拇指或食指的指腹端轻轻揉按此穴。还可以选择一些食疗方。

  百合莲子猪心汤

  配方:百合50g、莲子50g、猪心1个。

  制法:猪心洗干净,除去内部的积血,切片;莲子去心(若心烦失眠者可留莲子心同用);莲子、百合洗干净;把所有材料放进锅中隔水蒸2个小时。

  用法:调味即可食用。

本文来自《中国中药》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