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40328_322093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小探索者》

《小探索者》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本刊读者对象是7—14岁的少年儿童,以全新的少儿最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科学知识;重点激发孩子的发现意识;培养孩子从小爱科学、爱探索。

文章数
分享到:

那些年,被我们误读的红楼梦

2014-03-28 12:02:42

那些年,被我们误读的红楼梦

 

 “玉带林中挂,金钗雪中埋。”关于钗黛的争论自古不休,年少时,曾读到一篇文章,大意是说,宝钗这样的人,处事大方,且识大体,即便在当下,自己有一个儿子,也一定会选择宝钗而舍弃小心眼子的林黛玉。

此话似乎听起来也有道理,但若您选择的得体儿媳完全不是您儿子的菜,若您的儿媳只是一心图您的家底殷实,对您儿子并无太多感情,那大方得体又有何意义呢?这,只是就爱情而言,并非对宝钗的非议。在当时的条件下,宝钗的所作所为,也是上上之策,年少时的宝钗,也是个爱玩的,读过《西厢》。后来,大人打的打,骂的骂,才放下了,开始顺应当时的社会体制。

 “好风凭借力,扶我上青云。”宝钗看得很明白,自己要想实现自己的价值、施展自己的才华,必须“凭借力”。只有婚姻才能给予女人地位,这是规则。这不是一个人的悲哀,这是整个时代的悲哀,所以,曹公对红楼里每一个女子都是怜惜的,他借宝玉之口说出,男子浑浊,只有未结婚的女人的灵魂才是有价值的。那多半是因为,婚姻,能让女子的本性完全被束缚,在俗世的生活中生存更为艰难,成为一个当时时代要求的行尸走肉,连灵魂也渐渐变了味道。

黛玉的理想是纯粹的,她没有被社会规则改变,而是保留着自己的本真。如果放在当下来看,这姑娘就是一个心直口快、聪明伶俐的小清新,或许不够世故,有些尖刻,但均出于天然,并无恶意。然而,宝玉和黛玉的灵魂共通之处,就在于一个“真”字。黛玉因为爱情流的眼泪不计其数,爱情观、价值观让宝玉和黛玉认定了彼此。

故而,即便在续本中,宝钗与宝玉结成夫妇,“纵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即便宝玉娶了宝姐姐,但心心念念的仍然是林妹妹。

那么,如果这故事属实,宝玉真的娶了宝钗,会不会在岁月的渐渐磨蚀中,逐渐向现实、向规则低头。当怀念起过往时,也只会觉得那段和林妹妹的早恋如南柯一梦。甚或,如果贾家没有衰败,宝玉又渐渐地被宝钗同化,在官场上有所斩获,对宝钗感恩不已,两人终于修炼成一对如老太太王夫人所愿的楷模夫妻呢?

任何用现实的观点来审视这个故事,都只会落入俗套,要看懂人物的命运,更不能按牌理出牌。整本红楼梦,本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在整个大观园败落之后,竟然有两对佳人修成正果,一对是贾芸和小红,一对就是蒋玉菡和袭人,暂且不论这是不是曹公的本意,倒是是诸位看客倒嘘了一口气——处心积虑想做侧室的袭人,竟然得了善终。与宝玉清清白白的晴雯,却连死都妄担了“风流”的罪名。

晴雯的命运如此,而她眉眼像极了的对象——黛玉更是不能在这个故事里活下去的,即便她嫁给了宝玉,用脚趾头都可以想得到,两个人的做派只会遭受越来越多的非议,面临各种各样的尴尬,连爱情能不能保全都不好说了。如果她嫁不得宝玉,被许配给别人,没有爱情的她也是活不下去的。黛玉本就是虚无缥缈的一个梦,就像《星星》里的“都教授”,只是被幻想出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的,而切切实实地去思考她在现实中的生存问题,纯粹就是杞人忧天之举了。

上一篇:你快乐吗?我很快乐!
下一篇:还想再活500年!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