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80525_776972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越玩越野》

《越玩越野》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创刊于2006年,双月刊,是中国第一本针对越野车、SUV创办的高端杂志,是一本提供给成熟男性的玩具手册,也是一本带给人无限梦想的男性化杂志……

文章数
分享到:

你以为国外汽车价格低?比你想象得还要低!

2018-05-25 09:16:00

4月份掀起的中美贸易战,令想买进口车的人不禁担心起来,以后进口车会不会大幅度涨价?好在,410号的博鳌论坛上,我国政府就提出来今年将相当幅度地降低进口汽车关税。这也意味着,你想买的那台进口车,可能比年初的时候更便宜了。

本月初,奔驰、路虎等厂商相继对自家旗下进口车型下调了官方指导价,这也意味着410号宣布的政策已经有了成效。不过,由于汇率、币种以及购买力和车型的差别,不同的车型在各个国家的售价可谓天壤之别,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热门SUV车型和皮卡在几个“越野”大国的价格。

首先来看看最受关注的硬派SUV车型

(单位:万元)

说明:此表中的中国价格指的为该车型的官方指导起售价,如无官方指导价则是该车最新款车型在平行进口商处的报价,该报价包含除保险和三包之外的其它费用。其余各国价格则为其官网响应车型起售报价乘以该国与人民币当日汇率所得的约数。

上面表格中的澳洲价格,基本都以输入悉尼CBD附近的邮编2000报价为主;日本、美国、德国价格,都以各品牌官网对应车型起步价为准。车型方面,在德国本土,丰田只把普拉多引入了其国内市场,但有三门和五门两种车型,客户还可以在官网为自己的普拉多进行选装以确定最后价格。三菱汽车方面,德国市场仅有帕杰罗一款越野车。在车辆销量方面,BBA三强是毫无疑问排名德国市场前三的,其它的日系豪华SUV年销量在更喜欢考究汽车品牌底蕴的挑剔眼光下,其年销量加起来也超不过5000台。美国品牌方面,除了福特的一些车销量还算不错外,诸如凯迪拉克之类的美系豪华车销量甚至还不如日系豪华车。

下面再来看看豪华SUV市场各国价格

(单位:万元)

这张表格中,以中国和美国车型报价最全面,差价也最大,大部分车型的差价基本都超过了50%。究其原因,一辆国外来的进口车进入中国需要面对四重税: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和购置税。

其中,进口车的最惠国关税税率为25%,进口环节增值税税率均为16%51日期下调了1%),进口环节消费税税率分别为9%12%25%40%,它们分别对应排气量2.0-2.5L(含2.5)、2.5-3.0L(含3.0)、3.0-4.0L(含4.0)、4.0L以上的进口小轿车,它们算起来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有点复杂,所以看得懂差价就好了。

最后再来看看在澳洲市场可谓“百花争艳”的中性皮卡和在美国市场占统治地位的大型皮卡在下表几个国家中的价格

(单位:万元)

皮卡车型方面,不同厂家针对不同的市场开发了不同的车型,比如日产在美国市场推出的FRONTIER和中、澳市场推出的纳瓦拉其本质上并不是完全基于同一底盘制造,因为FRONTIER2004年北美车展之后就没有进行更新,属于一款即将大换代的车型。而三菱汽车在澳洲和东南亚汽车的皮卡Triton与在德国市场推出的L200皮卡则完全是同一款车型在不同市场的名字不同而已。

至于为何在皮卡表格中加入泰国,是因为有很多厂商都将泰国作为其皮卡市场在亚太地区的桥头堡,很多皮卡在澳洲上市的同时也会在泰国同步上市。同时,泰国市场的皮卡改装市场也非常成熟,在比如D-max、纳瓦拉、RANGER等中型皮卡,在泰国都占主流地位。

而在地广人稀的澳洲,其中型皮卡竞争是最激烈的,又能拉货又能坐人的特点吸引了很大一部分农场主、牧民的购买,这也使得澳洲市场成为了中型皮卡车品牌最全的市场。除了上图中出现的八大品牌之外,澳洲市场还有其它市场没有的皮卡车型——UTE,比如下图的霍顿旗下的UTE以及福特旗下的FPV等。

不过,随着日系品牌以及福特Ranger等中型皮卡进入澳洲市场,曾经在澳洲无比辉煌UTE们走投无路,继而宣告停产。

总结

德系BBA三强在全球豪华SUV汽车市场的实力目前还没有其它品牌可以撼动。而硬派SUV则是日系品牌的天下,无论是偏豪华的LX570QX80还是更加大众化的陆巡和途乐,在全球任何一个流行越野的国度都占有重要地位。皮卡领域,中型皮卡在澳洲属于百花齐放的状态,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福特F系列皮卡则常年一家独大,排名第二第三位的几乎每年都是Silverado RAM1500

*价格略有出入,仅供参考

 本文来自《越玩越野》

上一篇:周游世界,重要的不是计划,而是赶紧出发!
下一篇:4×4见得多了,6×6你玩过么?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