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媒体活动

未来早已到来,只是藏在学术论文里 ——科学传播与科技期刊论坛暨“刊媒惠”年度大会举行

来源:

  2017年1月12日,由中国科普研究所科学媒介中心和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主办的科学传播与科技期刊论坛暨“刊媒惠”年度大会在京举行。200多位大众媒体、科技论文作者、科学编辑及科技爱好者参加了此次活动。中科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周忠和,北京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席鹏,中科院天文台研究员、卡尔•萨根奖得主郑永春,中科院自动化所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IJAC)编辑部主任陈培颖,《知识分子》编辑部主任李晓明等专家、学者参加了科学传播与科技期刊论坛,深入探讨了科学传播的科普内容创作、科学家参与以及渠道运营以及科技期刊在科技传播中的作用等话题。

  之后,“刊媒惠”年度活动则邀请了来自于不同领域的4位科研工作者结合各自近期发表的科研成果,分别就大众关注的物理、环境、航天及人工智能等科技问题展开讨论,并与现场观众进行了实时互动。中科院物理所综合处处长魏红祥副研究员,就拓扑相和拓扑相变为何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话题,同现场的观众一起展开了探讨。他为大家普及了拓扑相和拓扑相变到底是什么,它们的发展对现在的科技、生活有什么影响以及我国物理学研究的未来发展等知识。


  魏红祥

  最近几年我国的雾霾天气总是牵动着每一位国民的心,而雾霾的组成成分也是大气科学家研究的重点。《环境工程学报》推荐的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吉东生博士,根据自己的研究,向公众解析了PM2.5中碳组分的特征以及来源等知识。


  吉东生

  2016年是中国航天60周年,60年来我国航天领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越来越多。中国航天五院502所林星荣(《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杂志推荐),以“太空第一杯茶”背后的航天新科技为由头,为现场观众介绍了航天领域中板式表面张力贮箱内新型蓄液器性能研究的竞争力、应用前景及预期效益。


  林星荣

  作为压轴演讲,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邓志东结合其在《科技导报》上发表的论文《关于发展我国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的建议》,给大家介绍了人工智能、深度神经网络、强化学习、计算神经科学、无人驾驶汽车、先进机器人等方面的前沿信息。


  邓志东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到: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正是为了开展科研创新与科学普及相结合的实践,以科研论文为纽带搭建科学家与公众交流的平台,“刊媒惠”活动正式启动,将科研论文成果科普化地推介给大众媒体和公众,旨在打通科研与科普之间的各环节,推动科研与科普的共同发展,从而惠及大众。自2016年6月启动至今,“刊媒惠”推介的科技论文成果内容涉及公众关注的气象、医药、食品安全、航天、测绘、环境保护、疾病防控、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通过现场活动及网络直播,向线上线下公众普及看似晦涩、却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技知识和科研进展。

本文来自: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louzhen]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170215_462174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