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媒体达人  >  甘田

甘田

开博时间:2016-03-01 16:30:00

简介:甘田,真名陆钦尧。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广西科普作家协会首席顾问,家庭医药杂志副总编。 个性签名:为他人做嫁衣裳40余年。

文章数
分享到:

哺乳类的“吃货”兴起时,恐龙的灭绝还遥遥无期 媒体视点测试

2016-08-01 11:31:00

白垩纪末,撞击地球的小行星送了恐龙们最后一程。在曾经的地球霸主灰飞烟灭时,苟且多时的哺乳动物们却在浩劫中生存了下来,并在灰烬中发展壮大——这样的“哺乳动物发家史”,你有听过吗?


以往的观点认为,哺乳动物在恐龙灭绝后才开始崛起。最新的证据表明,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图片来源:smbc;改写:Ent

这个故事听上去很合理,但它很可能并不是全部的真相。在分析了数百颗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K–Pg extinction event)前后的哺乳动物牙齿化石后,芝加哥大学和南安普顿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发现,就“食谱”而言,哺乳动物在大灭绝之前已经相当多样了——而食性多样性,也正反映着物种的多样性。相关论文最近发表在《皇家学会生物学报》(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1]

从臼齿看多样性

“和恐龙时代(中生代)的哺乳动物比起来,现生哺乳动物要多样得多。大量的化石证据都表明,哺乳动物在恐龙(鸟除外)灭绝后变得愈加多样。因此,人们一直假设哺乳动物是直到大灭绝之后才开始发展壮大的。”论文通讯作者、芝加哥大学的大卫·格罗斯尼克尔(David Grossnickle)向科学人介绍道。这一传统观点的核心在于“抑制”,即恐龙那霸主一般的存在让哺乳动物们无法发挥自身潜力,长久以来抑制着它们的多样性发展。

但格罗斯尼克尔和同事却在一类特别的化石中看到了不一样的故事。“臼齿能反映动物的取食习惯。尖锐、刀锋一般的臼齿对应的是肉食性,而扁平的臼齿则更像是植食性的。”格罗斯尼克尔说。取食习惯能反映该动物当时所占据的生态位,而这正是概括生态多样性所需要的信息。

他们研究了数百颗白垩纪末期到古近纪不同属哺乳动物的臼齿化石,并仔细统计了它们的外形数据。结果发现,在大灭绝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兽亚纲哺乳动物的臼齿就已经非常多样了。格罗斯尼克尔说:“我们认为哺乳动物,尤其是囊括了大多数现生哺乳动物的兽亚纲动物,在大灭绝前一千到两千万年时就已经兴起了。”


白垩纪末期到古近纪不同哺乳动物的形态空间占领模式。图中五种不同颜色代表五类古哺乳动物,圆点对应不同动物臼齿的形状特质,反映动物的食性。越靠右代表该动物越接近以肉或昆虫为食,靠左主要以植物为食或杂食。可以看到,在大灭绝(K-Pg extinction)之前,哺乳动物的食性已比较多样。红色:食肉形类;黑色:更猴形类;绿色:古有蹄类;蓝色:早期真兽类,棕色为后兽类和兽下类。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同样在大灭绝前已经欣欣向荣的,还有那些会开花结果的植物——也就是今天遍布各处的被子植物。“在多样化的过程中,被子植物可能为当时的哺乳动物提供了新的种子、果实和授粉的昆虫作为食物。”格罗斯尼克尔指出。他们认为,促进哺乳动物们多样性增加的因素更有可能是食物来源的增加,而不是部分学者认为的恐龙提前“让位”。“我们特别研究了兽亚纲(Theria)的哺乳动物,现生的胎盘类和有袋类哺乳动物都在此亚纲中。而之前一些研究表明,异兽亚纲(Allotheria)下一些长得像啮齿类的哺乳动物——多齿瘤兽,在白垩纪结束前也已经很多样化。这两类哺乳动物的多样性增加发生在同一时期,这支持了我们的观点。”格罗斯尼克尔对科学人说。

怎样的“吃货”躲过了大灭绝?

“陨石什么的留给我们对付”这样的死亡flag最终带走了绝大部分恐龙,但哺乳动物也没好过到哪里去。“先前已有研究结果提示,哺乳动物也和恐龙同时经历了大规模物种灭绝。还有研究表明,当时大约85%的哺乳动物种类都灭绝了。”格罗斯尼克尔对科学人说,“在此基础上,我们的工作进一步说明,这次灭绝事件针对的是食性特殊的哺乳动物。例如,只吃肉的哺乳物种比什么都吃的更容易灭绝。”在经历过大灭绝之后,大部分食性专一的兽亚纲动物都销声匿迹了。


在白垩纪-古近纪大灭绝前后,地球上就生存着这种乍看上去像老鼠的动物。它们名叫普尔加托里猴,可能是最早期的灵长动物,不过后来灭绝了。图片来源:Nobu Tamura

随着新化石的发掘,考古学家们对恐龙和哺乳动物们并存的那段历史也愈发了解。然而,这段故事依旧有待完善。“白垩纪的化石记录参差不齐。其中有些时期能有很多化石,有些则只有零星几个。”格罗斯尼克尔说,“因此,要完善兽亚纲哺乳动物的早期历史,新化石的发现将会非常重要。”在科学界,关于那个世界的争论还将继续:在大灭绝前,恐龙是否就已经“式微”了?恐龙和哺乳动物在当时有着怎样的相互关系?这些问题依然有待回答。

(编辑:Calo)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