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福船构造
福船出现于宋代,因在福建沿海建造而得名。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境内多山,盛产造船木材,且富有造船技术和海外贸易传统,得天独厚的条件使福建帆船成为中国古代海船的主要船型之一。福船是一种尖底海船,以行驶于南洋和远海著称,明代时,我国水师以福船为主要战船。福船分四层,下层装土石压舱,二层住兵士,三层是主要操作场所,上层是作战场所,居高临下,弓箭火炮向下发,往往能克敌制胜。
中国古代四大船型中,除了福船,还有沙船、广船和鸟船。
沙船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船型之一,它发源于长江下游,由崇明沙人创用,故称沙船。沙船平底、方头、方艄,具有宽、大、扁、浅的特点,是一种适于在多沙滩航道上行驶的大型平底帆船。沙船在我国航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自于唐代问世以后,一直是我国内河航运的主要船型。清代道光年间,仅上海就有沙船5000艘,全国沙船总数在万艘以上,足见其地位。
广船来自广东,具有头尖体长梁拱小的特点,甲板的弧脊不高。广船的横向结构用紧密的肋骨和隔舱板构成,纵向强度则依靠龙骨支撑,形成了坚固耐用、适航性好、续航性强的特点。为满足明代东南沿海抗倭的需要,经过改良加装佛郎机、可抛掷火球的广船成为当时最著名的船型,在肃清倭患的战斗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鸟船,又称“绿眉毛”,中国古代著名海船船型。其特点是船首形似鸟嘴,故称“鸟船”,古代浙江人认为是鸟衔来稻谷种子,才造就了浙江的鱼米之乡,所以把船头做成鸟嘴状。由于鸟船船眼上方有条绿色眉,故它又得名“绿眉毛”。据考证,在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就有这种船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