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应县佛宫寺内,建于1056年(辽清宁二年),平面八角形,共九层,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为中国现存最大最高的多层木结构建筑,也是世界现存最高的古代木结构建筑。塔的外观为五层六檐,内设九层,第二层以上各层平座内均为暗层。塔身为楼阁式,立在一个分为上下两层的砌石台基上。塔身明暗各层都有内外两圈柱子,所有的柱子用梁枋连接成筒形的框架。塔的每层由平座、柱、斗拱和屋檐组成,攒尖的塔顶,配以各层屋檐、平座和回廊。为避免各层重复韵律所产生的单调感,各层檐下斗拱造型各异,丰富多彩,共计54种之多。每层都安置有泥塑佛像,底层的释迦牟尼坐像高达11米,至今保存完好。应县木塔从结构和外形上大致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即塔刹、塔身、塔基。塔基由条石和大砖垒砌而成,体积较大。塔刹则为铁质,以14米多长的铁刹柱为骨干,下端由放在平梁上的两条枋木固定,上部高出塔顶。塔基和塔刹之间的部分为塔身,是塔的主体,全部为木结构。九层的塔身,每层都有梁柱和斗拱构件,内外两环柱之间用枋木和斗拱相连,使每一层都构成一个坚固的整体。塔的各层逐渐向内递收,形成下宽上窄的状态,使塔的稳定性大大增强。精美的造型、坚固的结构、悠久的历史,使应县木塔和赵州桥、沧州狮子、正定菩萨一起被称为“华北四宝”。900多年来,应县木塔经历了地震十余次,其中有三次烈度为七到九度,震级在六级以上,塔旁的许多建筑物都倒塌了,应县木塔却巍然不动。1926年,应县木塔甚至在战火中被炮弹击中,却仍然没有受到严重破坏,凸显出中国木构建筑技术高超的抗震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