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瓶中彩虹
分享到:
展品信息
展品简介

  彩虹,是夏天雨后常见的一种光学现象。当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滴,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天上的彩虹对小朋友来说并不陌生,而今天我们却是利用科学原理——液体之间的密度不同就会出现不同液体的分层现象,把天上的彩虹搬进瓶子中,装在口袋里。
知识拓展小贴士
什么是密度?
密度是指一定空间内物质的数量,它描述的是物质的致密程度。
相同体积的物体,密度越大,质量越大;相同质量的物体,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不随状态、形状和空间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但与物体的状态和温度有关。例如,水结成以后,密度会降低,因此我们能够看到冰块浮在水面上。
生活中的密度
1.热气球、孔明灯。加热后,气球内的气体密度小于外界冷空气密度,球内空气质量变小,热气球便飘到了空中。
2.农业上,利用盐水漂浮选种。
3.地质勘探队员,根据样品的密度,确定矿藏的种类及其经济价值。
关于溶液的密度
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不同溶液的密度也是不一样的。
以我们常见的三种溶液为例,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浓盐水、纯净水、酒精。
此次制作彩虹就是利用密度不同的溶液分层,形成“彩虹”。
 

数字看展品
相关展品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