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宫课堂”开课,天地即时通话是如何实现的

    来源: 中国数字科技馆
    更新时间:

      “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课,“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也是中国航天员第二次进行太空授课。

      在约60分钟的授课中,三位航天员展示了太空细胞、太空转身、浮力消失、水膜张力、水球光学、水中泡腾片等6个太空科学实验。

      为了时隔八年的再次太空授课,实现天地互联互通、即时通话,通信测控系统在天地之间打造了一条高效、稳定的通信传输“天路”,满足超长待机需求。

      天地通信传输是如何建立的?

      在陆上测控站、中继卫星系统中,一条测控通信网实现100%覆盖。遍布各个测控站点的统一测控系统,与架设在太空36000公里的中继卫星组网运行,在天与地之间打造了一条通信传输“天路”,提供天地之间的图像传输。

      天链一号地面终端站是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天地信息传输的关键。为适应空间站任务需求,天链一号地面终端站升级改造,实现了链路资源的自动化分配及故障自动处置,提高了任务运行的可靠性,缩短了任务准备和故障处置时间。

      即时通信交互又如何实现?

      卫星通信装备作为天地间的“顺风耳”和“千里眼”,是天地话音图像的管理和指挥中心,负责将各测控站点的话音、图像、测控等关键数据发送至中心,为指挥决策提供支持。

      为适应空间站和神舟飞船任务对通信系统的要求,还新建了多套固定站、车载站和便携站,并对卫星通信设备硬件及软件进行了升级改造。在新建和升级后的系统中,采用自主研制生产的大功率功放等设备,系统传输容量提升5~10倍,卫星通信传输能力大大提升,可满足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数据传输的要求。

      而要想在电视上看到清楚画面,需要天地图像编解码终端对音视频进行编码压缩。多种天地图像编解码终端,可适应载人空间站多舱、多场景天地图像传输要求,完成低速图像、高清图像及全景图片等各类图像信息的传输,为天地之间联通构建可视化平台。

    本文来自: 中国数字科技馆

    责任编辑:王鹏鹏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