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兴趣圈  >  科幻世界  >  科幻之科  >  科幻中的科学

轮子轶事——关于轮子的幻想与现实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文/克拉卜 

  太空“甜甜圈” 

  看过电影《流浪地球》的朋友应该还记得,其中的空间站长得像个“大轮子”,其造型十分的神秘炫酷。试想如果有大量这样的空间站绕地球一圈的话,那么它们看起来就像是慢慢悠悠转动的“宇宙摩天轮”,又或者如黑色的天幕上晃晃悠悠漂浮着的“甜甜圈”。 

轮子轶事——关于轮子的幻想与现实

电影《流浪地球》里的“大轮子”

  比对一下新闻里的空间站就会发现,各国虽然在造型上个有不同,但基本都没有这种“大轮子”的空间站。为什么现实的空间站无法设计成环形呢?从一定程度上来讲,科学家认为就目前技术而言,建造环形的空间站可行性不高。简单的说,就是技术不到位。 

  不过,“大轮子”这种炫酷造型,到也不是没有被认真考虑过。比如,前苏联的科学家康斯坦丁就曾经提出类似这种形状的空间站,并且认为这种形状更容易产生人造重力。学过高中物理的朋友就会知道,当一个物体围绕一个点做圆周运动的时候,会产生一个向中心的力,这个力就是用来维持运动状态的向心力。作为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之二,美国和德国曾经想要把这样的设计实现,因为通过计算发现轮状的空间站能够产生三分之一的地球重力。但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成功。 

轮子轶事——关于轮子的幻想与现实

电影《星际穿越》里面的空间站

  无论如何,虽然科幻归科幻,未来的人类或许真的能够突破技术障碍,让电影里的场景在现实中也能够上演。如果深究下去,尽管科学家一再解释说环形空间站建造不易,林林种种的科幻电影和作品中为何还是乐此不疲的使用“大轮子”形状的空间站呢?这一问题,或许可以和另外一个古老的话题联系起来——为何科幻电影里的飞碟总是圆形(轮状)物体呢? 

  神迹或外星文明 

  在《圣经》以西结的故事中(《圣经》中的66卷之一),有这样一段文字: 

  “我看了看,我看到了一场从北方来的风暴——一团巨大的云,闪烁着闪电,被明亮的光包围着。火的中心看起来像发光的金属,在火中是看起来像四个活物。他们的形状像人,但各有四个脸面和四个翅膀。他们的腿是直的;他们的脚像牛犊的脚,像擦亮的铜,闪闪发光。翅膀以下,四方都有人手。他们四个人都有脸和翅膀,其中一个的翅膀碰到另一个的翅膀。每一个都向前直走;他们移动时没有转动。 

  “当我看着这些生物的时候,我看到地上有一个轮子,旁边有四个脸。轮子的形状和构造是这样,都如黄玉发光,四根都一样。每一个看起来都像是一个轮子与一个轮子相交的轮子。当它们移动的时候,它们会朝着生物面对的四个方向中的任何一个方向移动;轮子没有随着动物的移动而改变方向。四边都满了眼睛。活物的头以上有穹苍的形象,闪闪发光,如同水晶,可畏。”(《以西结书》1) 

  从传统的圣经学上来解读这两段文字,认为这是表达了以西结对基路伯(天使)和轮式战车的传统描绘。但许多古代宇航员理论家争辩说,这里的描述很可能是一艘宇宙飞船或某种航天飞机,在遥远的过去降落在地球上。 

  这种天方夜谭的想法,也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其中,支持这一观点的最著名的作者之一是冯▪达尼肯。在他的《众神战车》一书中,这位瑞士作家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以西结的愿景是一架航天飞机,而不是神的战车。 

轮子轶事——关于轮子的幻想与现实

以西结看见的是神迹或是地外文明

  冯▪达尼肯认为,在《以西结书》这部古老的文学作品,也是最早以第一人称书写的作品之一——以西结描述了看到一辆有轮子的战车从天而降朝他驶来。这辆所谓的战车是由“人形”人驾驶的——这意味着它们不是人类,但它们可能在自然界中是类人的,换句话说,就是外星人。 

  此外,作者进一步解释说,以西结描述了“战车”的着陆,听起来很像宇宙飞船的着陆。 

  以西结描述的暴风雨,闪电和明亮的光听起来就像现代宇宙飞船降落的声音。显然,它和过去的许多其他技术一样被误解了,因为几千年前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在没有任何类似技术的情况下无法分辨先进技术和“神的幻影”。 

  《圣经》中与地外文明产生联系的说法早已有之,当然,你可以说这是对《圣经》的过度解读,也可以说上述研究纯属鬼扯。但无论如何,这种另类的研究方向独出现在汗牛充栋的研究和著作中,让我们能在《圣经》中窥见为何影视作品热衷于拍摄“轮子”太空站和飞碟可能的答案之一。 

  从“轮”到“车” 

  当然了,科幻与传说中的轮子目前看来都离现实生活想去甚远。现实中提到轮子,人们的第一直觉一定会将其与车辆联系起来。从考古学的发现来看,“车”这一形象的出现,主要在青铜器时代,人们对这一认知的判断主要来自于岩画。在岩画这种先民最早的艺术表达形式中,不乏对于车辆的记载。以中国为例,中国应该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岩画的国家,在20 世纪中叶,从内蒙古阴山开始的,随后在乌兰察布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相继发现了车辆、车轮岩画。车辆岩画是我国北方草原地带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夏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常见岩画的题材之一,而且车辆岩画并非亚洲的北方草原所专有,像印度、阿拉伯岩画也都有车辆岩画。 

  车辆岩画是青铜时代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若是以我国北方草原地带的车辆岩画与世界各地的岩画中的古车辆岩画相比,特别是与欧亚大陆草原上青铜时代的车辆岩画相比,可以发现其中惊人的一致性。这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虽然世界各地车辆诞生的时间各有不同,但在最初的形制上却具有相似之处。 

轮子轶事——关于轮子的幻想与现实

刻有车和车轮的岩画

  为什么偏偏是青铜时代,车辆岩画开始在世界各地盛行呢? 

  以中国为例,在玉器和青铜器制品的制作上,中国先民在古早时期就已经掌握了比较成熟的工艺,到了春秋时期,青铜器铸术已经非常成熟。在春秋战国时期,正是群雄并起征伐天下的时代,青铜器的用途除了礼器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武器制作,而这其中就包括战车。正所谓需求促进了生产,大概很多人都在电影里看到过,古代的战车轮子上面都是有尖刺的,尤其是最著名的两轮战车,这种战车除了用于搭载士兵战斗外,还具有冲撞的作用,也就是用轮子两侧装置的尖刺击伤四周的敌人。除了古代的中国之外,这种制式的战车,在古代的罗马地区尤其流行。 

  从神话走向考古学,我们可以认识到轮子这一意象的基本特性之一,即是体现“行”这一要义。同时,对“行”的体现又与“车”这一意象分不开。 

  魔女的巫术 

  如果说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诞生,许多人会联想到蒸汽机车,但今天关于轮子和汽车的故事,我们将直接从青铜时代滚到到工业革命开始之初——世界上第一辆奔驰汽车开始讲述。 

  1888年8月,贝塔·本茨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开着丈夫(卡尔·本茨)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内燃机汽车上路了。途中,贝塔·本茨经过一座偏僻的小村庄,当人们看到贝塔和她驾驶的“怪物”之后,纷纷恐惧的跑开,甚至认为是女巫带来了可怕的黑魔法。贝塔在人们或恐惧、或嘲笑、或不怀好意的眼神中,终于在药剂店找到了自己需要的燃料,驾驶着重新发动的汽车扬长而去。自此贝塔·本茨也成为了第一个驾驶汽车的女性,这位伟大的女性顺利驶过了长达190KM的路程。 

轮子轶事——关于轮子的幻想与现实

贝塔·本茨驾驶奔驰汽车

  然而,在汽车诞生之初,民众对这种自己会“行走”的交通工具持有相当恐惧的态度,在中世纪的暗影还未完全消散的时代,认为这是“恐怖的巫术”。甚至就连官方也对汽车充满排斥,1865年英国国会还制定了通行欧洲的“Red Flag Act 红旗法”(此法已于1896年废止),规定:“市区行驶速度不得超过3.2km/h、郊区不得超过6.4km/h”。按照今天正常成年男性的步行速度考量,这个速度甚至不如步行。 

  其实,仔细研究这些故事,我们会发现除了对新生事物理所当然的恐惧外,18世纪的民众对于“车”和“轮”的恐惧并非毫无道理。一如平安时代“轮入道”的传说,表面上体现了蒙昧时代人们对于妖怪的敬畏,实际上已经隐隐暗示了“轮”的破坏属性:这一滚动的事物,如果以高速撞击人体将会产生破坏性的后果。这也是为什么,当卡尔·本茨发明出第一辆奔驰车是在1885年,而真正第一次试车却是在1888年的原因。 

  无论如何,轮子的发展和汽车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虽然同时也伴随着一些破坏性的后果。无论如何,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已经证明这种当初被人们所恐惧的“巫术”,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而如今,另一种轮子也借助现代化的手段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一如命运之轮般神秘。 

  从科幻到传说,乃至从神迹到地外文明,轮子在虚虚实实中转动,不仅带着人们实现了“日行千里、天堑变通途”的夙愿,更带领人们在广袤的宇宙、未知的世界中不停探索。如今的轮子,甚至脱离了“车”这种复杂的组合意向,作为单独的“行”而存在了。清晨上班的时候,你可能会看见一两个脚踩平衡车的年轻人,他们满面春风地踩在一个连在一起或者分开的轮子上,只需要保持平衡便能毫不费力的向前移动了。不知道传说里的小哪吒,见到风火轮如今成了寻常百姓都能用上的“神器”,不知又会发出怎样的喟叹呢? 

轮子轶事——关于轮子的幻想与现实

新一代平衡车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作品是中国数字科技馆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及其他形式使用。转载授权、合作、投稿等请联系 cdstm_service@163.com
[责任编辑:kehuan]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猜你喜欢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01210_1038847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