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以为深海之中完全是漆黑一片,那您就错了。最近,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的科学家通过卫星发现了一个发光的乳白色海域,该海域位于印度洋之中,其面积与美国康涅狄格州相当。
海军研究实验室的科学家斯蒂文·米勒说:“对于该乳白色海域的形成环境,我们一无所知,甚至连它的光源是什么都尚无定论。我们只能假设现在看到的生物荧光是由水中的一些细菌造成的。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卫星确定发光海域的位置,然后再派出专门的探查船前往该海域,进而揭开发光体的秘密。”
科幻读者们或许都还记得,对于类似的现象,儒勒·凡尔纳的经典名著《海底两万里》中早有描述:
“鹦鹉螺号”突然变得非常明亮,它漂浮在一层磷光中。在这阴暗的海中,那磷光显得更加耀眼,它是由无数会发光的微生物产生的……实际上,那是深海中的纤毛虫类,栗子状无穷无尽的夜光虫,结聚成透明的胶质小球,它们的触须像丝般纤细,在30立方厘米的水中,数目可以达到25000个。(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海底两万里》第23章)
其实,人类很早以前就发现了海中的生物荧光现象。古罗马的历史学家提图斯·李维就曾经将这种现象描述为“大海像在燃烧一样”。而在凡尔纳创作《海底两万里》之前一百多年,美国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就对此现象的成因提出了科学的假设:“很可能是某种极其微小的微生物——小得人们用最好的放大镜都无法看见——制造出了这些可见光。”(见富兰克林于1753年写的《给詹姆斯·鲍登的一封信》)
本文来自: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坏机器人制片公司最新的一部电影名为《霸主》(overlord),背景设置在二战时期,很可能是一部在半遮半掩中秘密制作的科洛弗电影系列。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