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两幅图,乍眼看去,您八成会以为左边的老兄在搞Cosplay模仿秀,但其实不然。尽管这位虎虎生威的“军官”的确很可能是微软著名科幻游戏《光晕》(Halo)的超级粉丝,可他那身行头的确是百分之百的真家伙,而且还是他自个儿发明的呢。
这位发明家叫特罗伊·赫图拜斯(光听这个与历史名城特洛伊发音相同的名字,便知道他打出娘胎就爱舞刀弄剑),他花了两年的时间才研制出这套名为“特洛伊人”的盔甲。当然,除《光晕》外,他还从《星球大战》、《蝙蝠侠》和众多电脑游戏中获取了灵感。
“特洛伊人”重18千克,能覆盖除指尖和少数关节部位外的整个身体。它由高性能抗压塑料和防弹陶瓷制成,甚至可以抵御足以杀死大象的子弹的攻击;它的内部设有多个储物槽,装着吗啡、盐、格斗刀和应急灯等;它的前臂装有微型录像机、胡椒水喷射枪,以及可拆卸的无线电发射机应答器;它的头盔内部安置有太阳能驱动的供氧系统,并且还有一根同腰部的水壶相连的饮水管。
怎么样,再熟悉不过了吧?这简直就是《光晕》中“斯巴达”战士穿的“雷神锤”盔甲的翻版嘛:
它能覆盖大部分的身体,包括腹沟、大腿、膝盖、胫部、胸膛、肩膀,还有前臂等;头盔带有一个电源组,但比任何标准的陆战队头盔电池组都显得轻巧……它的外壳由高强度的复合材料制成……里面加入了一种能够抵消能量武器攻击力量的材料。每一套战斗服装都有一层能保持温度的凝胶层,其密度能够灵敏地发生变化。紧贴着操控员的是一层湿度吸收服,上面的生理调节器能够不停地调节温度,另外还有与神经系统相连接的微电脑。
虽然DARPA(美国国防部高级项目研究局)也在开发类似的盔甲,但赫图拜斯仍希望能将“特洛伊人”的技术卖给国防部。
或许不久的将来,战场上真的会出现一批身穿“特洛伊人”的“斯巴达”战士呢。
本文来自: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坏机器人制片公司最新的一部电影名为《霸主》(overlord),背景设置在二战时期,很可能是一部在半遮半掩中秘密制作的科洛弗电影系列。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