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西进运动时期,数以百万的移民被廉价的土地和科罗拉多河丰沛的水源所吸引,纷纷前往美国西南部的内华达定居。然而,多年之后,受农业用水暴增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科罗拉多河的河水已经供不应求。在可预见到将来,美国西南部的自然环境将越来越趋近于弗兰克·赫伯特在1965年出版的《沙丘》中描述的那颗干旱的星球。
在荒凉的沙丘世界里,当地居民远离严酷的自然环境,隐居在可被称为“地下绿洲”的“穴地”—— 一种地下水库——之中。这种“穴地”可以有效地隐藏并保护珍贵的水资源,是沙丘文明赖以存续的关键:
根据他们加工食物的数量和别的一些证据,艾德荷估计他拜访的那个穴地里可能有一万人左右。他们的首领说他统领的这个部落有两千个家庭。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穴地还有许多。
如今,内华达的许多城镇已经出现了类似的地下水库,居民将水预先贮存起来,以抵御旱灾的袭击。然而,随着灾害愈来愈频繁地爆发,这样的“穴地”将不再只是缓解干旱的权宜之计。结合大胆的想象与科学的规划,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科学家提出了一项名为“穴地内华达”的宏伟计划,其目标是在内华达荒漠下建立一个“半地下梯层构造”。
在“穴地内华达”计划中,地下水库将成为未来美国西南城市基础设施的核心,整个城市的生活和运转都将围绕水资源的贮存、使用和收集进行。与目前零星分散的西南传统城市布局不同,“穴地内华达”是一个密集的地下社区。纵横交错的地下运河将各个城市连接起来,不仅提供农业灌溉用水,还是往来交通的主干道。在地下运河之上,修建有功能完善的生活区与商业区。人们临水而居,整个社区俨然一座地下威尼斯。从高空俯视,一个个“穴地”宛若排列紧密的细胞一般,给人以鲜活的生命感。
或许,在未来为争夺水资源而爆发的战争中,只有这样的“穴地”才能幸免于难,保留下人类文明的火种,因为它不仅是储藏生命甘泉的水库,也是人类对抗恶劣环境的最后堡垒。
(给美编:这次的图片很漂亮,也很大,所以要突出图片的震撼效果,为此我专门控制了字数,方便排版。)
“穴地”剖面图
地下运河沿岸的城市生活
“穴地”平面图
“穴地”模型
“穴地”模型细节
本文来自: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坏机器人制片公司最新的一部电影名为《霸主》(overlord),背景设置在二战时期,很可能是一部在半遮半掩中秘密制作的科洛弗电影系列。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