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时光幻像、壹天文化主办的“科幻·中国与世界”国际科幻高峰论坛暨第七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盛典日前在京举行。日前“科幻明星进校园”活动来到清华大学,围绕“中外科幻对话——差距与差异”主题与年轻学子和科幻爱好者们进行近距离的交流互动。
2017世界科幻年会联合主席crystalm.huff、美国科幻奇幻作家协会主席catrambo、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副会长王晋康和《科幻世界》杂志副总编姚海军等国内外科幻界重量级嘉宾出席本次活动,新华网教育事业中心总经理、在线教育分公司总经理姚予疆表示,“科幻明星进校园”活动是第七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的重要组成和预热活动,也是一次国内外科幻届权威人物与广大学子近距离接触、畅聊科幻的机会。新华网始终致力于传播科技创新,也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科幻爱好者搭建感受尖端科幻思维的桥梁。
近年来,中国科幻作家相继获得国际重量科幻奖项,在中国不断掀起科幻热潮,也证明了中国科幻文学获得国际肯定不再是一种偶然。姚海军表示,近年来中国科幻作品的创作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着眼于构建宏大的世界文明格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如今,中外科幻作家、读者能够借助互联网和各类活动更深入地进行互动交流,这对于传播科幻文化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crystalm.huff最近正在读刘慈欣的《黑暗森林》,也特别关注中国科幻作品。在她看来,很多科幻作品都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让读者在阅读中对世界、人生有更多的感悟。catrambo也表示,多种类型、多样题材的科幻作品的产生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关注科幻作品,更有助于推动科幻产业长足发展。
尽管中外科幻作品的创作氛围、语言环境不尽相同,很难在文学性和创作风格上进行类比,但都有其各自特色。王晋康也结合个人创作经历发表个人见解。“近年来,中国科幻文学不断取得突破,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任何国家的科幻工作者都应做到不随波逐流,在时代发展中始终保持个人特色。”catrambo补充说,如今美国科幻界涌现了很多新生代作家,积极参与科幻漫画、戏剧、游戏、电影等多领域的创作工作,各类科幻作家协会也经常开展小组讨论、公众阅读等活动。“我非常欢迎中国科幻作家参与其中,为世界科幻文学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也由衷期待中国有更多的科幻作品译成英文,让国外读者看到中国科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中国科幻产业也迎来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王晋康说:“中国有着庞大的文化体量和历史积淀,更易滋养有自身特色的科幻文学生长。中国科幻在发展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积极培养新作者,与国外科幻同行积极交流,共同进步。”
活动最后,各位嘉宾也针对学生的现场提问进行耐心解答。在谈到中国科幻作品电影改编问题时,王晋康说,中国的科幻电影除具备规范的电影制造产业模式,更需要具备有深度的内核。科幻影视的繁荣也必将带来新的科幻浪潮。
转自:http://difang.gmw.cn/newspaper/2016-09/18/content_116244470.htm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本文来自: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坏机器人制片公司最新的一部电影名为《霸主》(overlord),背景设置在二战时期,很可能是一部在半遮半掩中秘密制作的科洛弗电影系列。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