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时光幻象对我的不少作品进行了初步的改编,包括《十字》《天父地母》都改编成三部曲,其他还有《豹人》《海豚人》等。他们的工作激情和效率让我十分钦佩。完成的文学初稿我都看过,总体印象不错,觉得它们都基本吃透了原作的主旨,故事脉络清晰流畅。在改编过程中时光幻象一直和我保持着交流,我作为原作者,也多少贡献了自己的一些意见。所有的改编都是几易其稿。
实事求是地说,科幻写作与剧本改编远不是一回事。拿我来说,就不善于把握电影节奏,不善于把握电影市场的感觉及观众心理。当然原作者也有他的优势,除了对故事主旨的把握较深之外,最大的优势是对故事主线的把握,能够确保它有一个流畅的、逻辑清晰的、没有逻辑bug的故事主线。对于科幻电影来说,这条故事主线可能更重要一些,至少比奇幻或神话题材电影要更重要。当然,在科幻作者心目中的完美的故事主线,是否就真的适合在电影中展现,是否就能获得观众的认可,这方面电影业者更有发言权。但目前国内电影,也有很多过于追求大制作大场面,追求视觉的刺激,而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故事主线的捶打,这也是事实。
所以,最理想的做法是,业内的改编者和原作者能深度合作,取长补短,慢工出细活,磨出一个既有坚硬骨架又有丰腴肌肤的美人。(授权转载)
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坏机器人制片公司最新的一部电影名为《霸主》(overlord),背景设置在二战时期,很可能是一部在半遮半掩中秘密制作的科洛弗电影系列。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