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最新的奥特曼主题动画剧《机动奥特曼》在网上引起热议。与之前作品不同的是,它的制作方是流媒体平台——网飞(Netflix)。
这部《机动奥特曼》改编自 2011 年同名漫画。
它的剧情承接1966年初代《奥特曼》,讲述「光之巨人」离开地球后,灾难再次降临人类世界;这次肩负起保卫地球使命的,是年轻的高中生早田进次郎,他命中注定将成为下一代「机动奥特曼」。
新剧以 3D 动画 的形式重新演绎了我们儿时的经典。
钢铁机甲的时髦形象、加上人类在其中的驾驭感,让「新奥特曼」看起来就像是「奥铁侠」。
凭借过硬的 CG 制作水准和精彩的打斗场景,《机动奥特曼》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赢得了好口碑。
IMDb 得分 7.0 ,国内网友在豆瓣上打出了7.5的高分、四星以上好评过半。
自2015 年以来,网飞就在动画领域付出了极大努力。据 The Verge 报道,2018 年全年,由网飞投资制作的原创动画就有 30 部。
我们在其中发现了一个「秘密」——相当一部分网飞的动画项目,都是对知名老 IP 的重新改编。
去年 4 月,网飞公开了与梦工厂合作、共同制作《速度与激情》动画版的消息。
动画剧的名称是《速度与激情:间谍赛车手》,主角不再是电影里的唐老大(Dominic Toretto),而是他的表弟托尼(Tony Toretto)。
还是少年的托尼和朋友一同被政府招募,以卧底身份打入一个地下精英赛车比赛,以调查某个妄图统治世界的犯罪组织。
目前本剧只放出一支「两车互飙」的先导预告,主角的人影儿都还没见着。
与此同时,网飞还宣布了另一个大企划——《侏罗纪公园:白垩纪营地》动画版启动,合作伙伴也是梦工厂。
新剧的时间线承继 2015 年电影版《侏罗纪世界》,舞台依然是努布拉岛。
「恐龙事件」发生后,6 个青少年结伴去未遭恐龙袭击的岛另一面冒险——那里按理来说是安全的。
但意想不到的事还是发生了,在丛林中,史前的「霸主」找上门来;通讯中断,无路可逃,6 个孩子必须同心协力在这蛮荒之地活下去。
此外,《环太平洋》的网飞动画版也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动画版《环太平洋》讲述的是一对兄妹驾驶机甲寻找父母的故事。
除了这些享誉全球几十年的大银幕 IP,日本动画老 IP 也是网飞改编的重点战场。
2015 年,网飞初次涉足日本动画 IP 改编,就选中了科乐美(Konami)公司的老牌游戏《恶魔城》。
△ 老游戏IP改编成新网飞动画
科乐美早有心把《恶魔城》做成动画,但这个计划已经停摆近十年,网飞的到来不亚于雪中送炭。
2017 年,第一季《恶魔城》首播,尽管只有短短的 4 集每集 20 分钟,剧情都没怎么展开,但它的高水准制作依然在观众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第二季紧跟其后,口碑极佳,最近又传出第三季续订的消息。
2018 年,网飞又与知名日本动画导演汤浅政明合作,推出了之后名噪一时的《恶魔人Crybaby》(以下简称《恶魔人》)。
这部动画改编自 1972 年同名漫画作品,原作以血腥暴力和挖掘人性丑恶的「深黑残」剧情闻名。
改编动画延续了原作的一贯风格,对暴力直白夸张的表现、和独特的人设,再加上代入感极强的 BGM,让《恶魔人》在欧美动画爱好者圈中获得广泛赞誉和口碑,网飞再次证明了自己改编动画的实力。
当然,网飞也不是算无遗策。
东映的当家IP「哥斯拉」曾在网飞推出过改编动画作品《哥斯拉:怪兽行星》。
在制作上网飞请到的是以技术实力闻名的
尽管主创阵容强大,但「太空背景」的改编偏离原IP设定太远,老粉难以接受;剧情上种种不合理让普通观众看得一头雾水。
改编版动画的评价呈现出严重的两级分化。
网飞显然不会因为这点挫折就止步不前,今年7月,它又将带来另一个日本经典动画 IP 的重启。
7 月 19 日,《十二宫骑士:圣斗士星矢》第一季将与观众见面,12 集每集 30 分钟。从预告片来看,网飞的画风跟原作相差极大。
△ 老版动画和最新网飞版画风对比
有国外网友评论:「看起来像什么免费手游的广告」。
究竟是重新解读经典还是毁童年,我们只能等月底验过再说了。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老 IP 选择在网飞推出动画改编版呢?
因为这些 IP 想要延续生命、甚至再造辉煌,必须得拿下一个新的消费群体——「Z 世代(Generation Z)」。
△
「Z
2007 年乔布斯推出第一代 iPhone;2008 年 Facebook 诞生;2010 年 YouTube 日播放视频量突破 20 亿......
「Z 世代」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手机平板电脑这类移动电子设施,从记事起就是他们身边不可或缺的工具。
△ Wallstreet.com
「90后」多少还经历过在电视机前等动画的童年,而对「Z 世代」来说,在一块可以点的屏幕上随意点播内容,才是最天然的娱乐方式。
「Z 世代」对流媒体形式强烈的认同感,是融在血液里、出生就带着的。
Civicscience.com 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美国「Z 世代」年轻人中有 72% 会每天访问 YouTube。
△ Civicscience.com
曾经出演过人气美剧《硅谷》和《废柴联盟》的演员 库梅尔·南贾尼 对媒体明确表达:
「我(这代人)是在电影院里看着《追鬼敢死队》《小精灵》《夺宝奇兵》等80年代经典长大的;如果从小就看Youtube,那我真不知道自己还会不会喜欢电影。」
这就是摆在整个娱乐产业面前的一个大问题——若想让这批「未来的主流观众」知道、而且继续消费老 IP,互联网是必须得攻下的战略要地。
再来说说「动画」这种形式。
动画是全球范围「Z 世代」年轻人生活方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网飞数据显示,2018 年网飞的 1.39 亿付费会员中,近一半有过观看日本动画的记录,其中 90% 以上来自日本以外地区。
2019 年,网飞预计将投入近 17 亿美元巨资来打造原创动画;对他们来说,改编老 IP 不失为一个更稳妥的操作。
IP想用流媒体动画接近年轻一代互联网消费者,平台希望借已经有过成功经验的经典IP 提高新作的成功率——这样的一拍即合下,形成了这两年越来越多老 IP改编的流媒体动画。
而那些真正财大气粗的IP掌握者,则选择「拥有自己的流媒体」。
手握《老友记》《神奇女侠》《权力的游戏》等一大票经典 IP 的华纳刚刚官宣了自家流媒体「HBO Max」2020 年上线的消息,平台整合了 HBO、DC 等在内的全部IP内容。
而全球最大的「IP帝国」迪士尼年初就宣布,今年9月将上线试运营自己的流媒体服务 Disney+;第一批确定推出的「明星产品」里,就有一部由《复联4》时间旅行而引出的动画剧《假如》(What if)。
趋势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了。
未来势必会有更多你耳熟能详的老 IP 被改编成新动画剧,在流媒体平台播放。
只是,形式和媒介只能起到一部分作用;作为文化产品,IP到底能不能以这种方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最终还是得取决于故事讲得怎么样。
互联网是创新之地。希望我们曾经爱过的故事和人物,在网络上卸下IP光环,以更现代和更轻快的方式赢得「Z 世代」的心,不断续写自己的传奇。
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坏机器人制片公司最新的一部电影名为《霸主》(overlord),背景设置在二战时期,很可能是一部在半遮半掩中秘密制作的科洛弗电影系列。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