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灵结构是在均匀状态下自然出现的图案,它们可以是条纹、斑点或螺旋。1952年,著名的英国计算机科学家图灵(Alan Turing)提出了一种图案的形成机制,并用数学推论出这些图案是由一种非常普遍的不稳定性所致。
然而,在化学体系中构建图灵结构难度很大,这主要是因为在大部分化学系统中,物质的扩散系数差异性小,不满足图灵结构形成的要求,即激活剂的扩散速度要比抑制剂小许多。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敏锐教授研究组利用“反应-扩散”的机制,首次实现了在无机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上图灵结构的构筑,同时为设计更高性能的廉价催化剂提供新思路。
研究发现,多界面的图灵结构Ag2Se-CoSe2材料是一种高效的氧气进化(OER)电催化剂,仅需要221 mV的过电压即可实现10 mA cm-2的产氧电流密度,其阳极析氧效率为84.5%。实验表明,Ag2Se-CoSe2的OER活性与图灵结构的界面长度呈线性相关,丰富的界面结构和界面结构处优化的OER中间体吸附能是其高活性的主要原因。
相关研究成果以“An Efficient Turing-Type Ag2Se-CoSe2Multi-Interfacial Oxygen-Evolving Electrocatalyst”为题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上(Angew. Chem. Int. Ed.2021, 60,doi.org/10.1002/anie.202017016)。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为中科大博士研究生张晓隆和杨朋朋。
相关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坏机器人制片公司最新的一部电影名为《霸主》(overlord),背景设置在二战时期,很可能是一部在半遮半掩中秘密制作的科洛弗电影系列。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