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研究表明,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但却催生地球上的热带雨林。研究人员借助来自哥伦比亚的花粉化石和树叶来调查这种影响是如何改变南美热带森林。
6600万年前,一块12公里宽的太空岩石撞击地球后,构成这些森林的植被类型发生了巨大变化。该研究小组在著名的《科学》杂志上概述了发现。
论文合著者、巴拿马的史密森尼热带研究所Mónica Carvalho博士说:“我们的团队检查了撞击前后的5万多块花粉化石和6000多块叶子化石。”
他们发现,在这颗小行星撞击现在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之前,针叶树和蕨类植物这种带有锥形的植物很常见。
但在毁灭性的冲击之后,植物多样性下降了大约45%,物种灭绝非常普遍,尤其是种子植物。而森林在接下来的600万年中恢复时,被子植物,或者说有花植物,开始统治森林。
热带森林的结构也因这一转变而改变。在恐龙还活着的白垩纪晚期,构成森林的树木分布很广。无数树木顶部没有重叠,在森林地面上留下了开放的阳光照射区域。但撞击后,森林形成了厚厚的树冠,使得到达地面的光线减少了很多。
那么,这种影响是如何将恐龙时代稀疏的、盛产针叶树的热带森林转变为今天的热带雨林,且有花朵点缀其间?根据研究人员对花粉和叶子的分析,研究人员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解释。
首先,恐龙以生长在森林底层的植物为食并践踏它们,从而使森林不至于变得太茂密;另一解释是,火山灰的沉降使整个热带地区的土壤肥沃,有利于开花植物的快速生长;第三种解释是针叶树物种的优先灭绝为开花植物创造了机会。
该团队表示,这些解释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它们都可能促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结果。Carvalho 博士说,“这里得到的启示是,在突然干扰下……热带生态系统不仅会恢复,还会被替换,这个过程需要很长时间。”
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坏机器人制片公司最新的一部电影名为《霸主》(overlord),背景设置在二战时期,很可能是一部在半遮半掩中秘密制作的科洛弗电影系列。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