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0万年前,一颗直径6.2英里、达到灭绝水平的小行星在今天墨西哥的希克苏鲁伯小镇附近与地球相撞,从天空中直落下来,击中了恐龙。这一灾难性的事件标志着白垩纪的结束,并导致了大多数现存的非鸟类恐龙和地球上75%的所有生命的灭绝。
另一块不太为人所知的陨石落在乌克兰,被称为波泰士撞击,它最初被认为发生在希克苏鲁伯陨石撞击之前几千年,而这两颗小行星事件对气候的影响已经争论了几十年。现在,一篇发表在在线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的新研究论文报告说,波泰士撞击发生在白垩纪大灭绝65万年之后,当时我们的世界还在从希克苏鲁伯大碰撞和印度德干火山活动造成的破坏中恢复中。
波泰士撞击地点直径约15英里,有直径3.7英里的中央隆起。它位于乌克兰的基沃罗拉德斯卡州,现在被埋在1640多英尺的撞击后物质下面。
尽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第一块致命的太空岩石是真正的致命一击,但关于波泰士撞击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比如真正的时间线是什么。
格拉斯哥大学地球与地球科学学院的研究员安内玛里·皮克斯吉尔博士在一份官方声明中说:“这些结果使我们能够在白垩纪大灭绝事件后,弄清楚发生在地球上更准确的撞击时间轴,以便更好地了解我们深厚的地质历史。”
皮克斯吉尔博士和同事们从波泰士陨石坑的岩芯中选取了四份样本,得出了一个更准确的评估结果。这些标本中包含了在实际撞击事件中产生的岩石,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的额外沉积物。
研究采用氩-氩年代测定法测量钾对氩的放射性衰变。这种测量方法是一个“岩石钟”,在漫长的地质时间里不断计时,使今天的研究人员能够确定这些岩石是何时形成的。
“我们的分析表明,这次影响发生在接近6539万年前,”皮克斯吉尔博士补充说。“这完全是在希克苏鲁伯撞击和白垩纪-古近纪边界的形成之后,在世界各地的地质记录中都发现了这些证据。”
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印度的德干火山爆发向大气中喷出了大量的温室气体,从而迅速加速了全球气候的极端变化。
皮克斯吉尔博士指出:“古气候学的目标是通过研究我们的气候如何应对环境压力,帮助我们理解和适应今天的气候变化。”
(独家编译:科幻世界)
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坏机器人制片公司最新的一部电影名为《霸主》(overlord),背景设置在二战时期,很可能是一部在半遮半掩中秘密制作的科洛弗电影系列。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