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宇在2021量子产业大会上透露,除了墨子号,我国将组建一个可在全球实现量子密钥分发的低轨“量子星座”,其第一颗卫星预计在明年发射,这将推动量子卫星通信进一步从科学实验室走向落地商业运营。
在会上,王建宇介绍:“目前,我们至少领先国际水平5年,如果基于中高轨的万公里量子通信卫星顺利发射,我们将至少领先10年。”
2016年8月16日,我国发射了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仅过了不到一年,我国潘建伟教授等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白天远距离(53km)的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通过地基实验在信道损耗和噪声水平方面有效验证了未来构建基于量子星座的星地、星间量子通信网络的可行性。
墨子号只是我国量子发展事业的一个七点,在构建了高、中、低轨道卫星组成的量子星座后,我国才有望建立起覆盖全球的实用的量子通信网络。
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坏机器人制片公司最新的一部电影名为《霸主》(overlord),背景设置在二战时期,很可能是一部在半遮半掩中秘密制作的科洛弗电影系列。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