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和太平洋中部的深处,隐藏着许多地质奥秘。在地幔底部近 2890 公里的地方,科学家发现通常用于观察地球内部的地震波,竟出现了神秘的减速,就好像这些震波“被困在果冻中一样”。
这些可能有数百公里宽的区域被称为超低速区(ULVZs),到目前为止,它们的起源仍然是个谜。但是现在,一个地质学家团队有了新的发现:通过模拟这些神秘地带的形成条件,地质学家们有证据表明,这些“神秘减速区”实际上是数十亿年前沉入地幔底部的古代物质的斑块。
研究人员于 12 月 30 日在 Nature Geophysics 上发表了他们的发现。如果他们的模拟是真实的,那么 超低速区可能是了解早期地球状况的窗口。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不确定超低洼地带到底是什么,或者是什么造成了它们。这些区域出现在地幔的底部,位于地球外核的边缘。科学家们知道这些区域的密度比周围的地幔大得多,但这只是提出了更多的问题而不是答案。而知道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可以回答其中一些问题。
超低速区的物理特性与它们的起源有关。但很遗憾,它们的起源就像关于它们的其他东西一样模糊不清。一些科学家认为超低速区可能是火山热点的岩浆来源,因为它们位于太平洋的夏威夷和萨摩亚的火山下。但是许多其他已知的超低洼区并不与火山对齐,所以这似乎没有什么意义。
大多数关于超低速区的理论都认为它们是由某一层物质构成的。 但这还远远不能确定,具有多层的超低频辐射区会有截然不同的性质。
研究人员专注于一个超低电压区的区域: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珊瑚海的深处,那里是大堡礁的所在地。这是一个理想的地点,因为地震在那里经常发生。这些地震会产生大量的地震波,科学家可以用它来观察地球内部的情况。
但是他们观察到的地震波特征,即使是来自海洋最深处数千英里以下的地震波,也只能提供模糊和不确定的超低频区图片,所以科学家们转向了用理论模型来进行模拟的这一路径。他们创建了包括超低频区在内的地球内部理论模型,并模拟地震波在其中震荡,以确定这些波对于虚拟地球上的观察者来说会是什么样子。在各种条件下进行模拟,他们将结果与他们在珊瑚海下观察到的情况进行比较,以了解每个模型的匹配程度。
其中最大的发现之一是,模型提供了超低速区内部有着分层的证据。据他们所知,这是第一个显示出这种证据的研究。
他们的模型还显示,这些层并不均匀。它们的组成和结构有很多不均匀之处。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层一定是在地球历史的早期形成的。
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与地球相当年轻时的一场大灾难有关。45亿年前,一个被称为忒伊亚(Theia )的行星与地球相撞。在这场撞击之中,可能有地球的一部分碎片在巨大的冲击之下飞向了太空,后来变成了月球。
撞击的巨大能量会把地球带走一大块,并留下一片混合熔岩的海洋,里面塞满了各种气体和晶体。随着这片海洋的冷却和自我整理,成为今天的地幔和地壳,密度较大的物质可能已经下降到底部而没有混合。这种致密的物质就构成了今天超低频辐射区的基础。
当然,这只是一种理论,而且只限于地球的一个角落。研究人员说,通过从超低速区中收集更多的细节,他们可以更多地了解古代岩浆海洋是什么样的。
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坏机器人制片公司最新的一部电影名为《霸主》(overlord),背景设置在二战时期,很可能是一部在半遮半掩中秘密制作的科洛弗电影系列。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