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银河系变得“越来越胖”,因为它“吞噬”了在其中运行的12个恒星系统。
天文学家使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英澳望远镜(AAT)绘制了这十几条恒星轨迹——称为“恒星流”。天文学家团队表示,这些恒星流在被引力吸引并成为银河系本身的一部分之前,它们就像圣诞树周围的童话灯一样围着银河系运行。
这些恒星流是被银河系撕裂的邻近小星系和星团碎片。它们在银河系的光环中运行——围绕着螺旋星系的大型和相对无尘的球形区域。恒星流的特性揭示了暗物质的存在,即宇宙中无法观察到的神秘物质形式。
据报道,研究者解释道,想象一棵圣诞树,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我们看到了圣诞灯,但看不到它们包裹的树,但灯光的形状能揭示树的形状。恒星流也是如此——它们的轨道揭示了暗物质。
这些恒星流根据它们在天空的位置和发现者,而拥有不同的名称。当小型恒星系统、矮星系和球状星团落入更大的银河系并被引力撕裂时,就会形成这些恒星流。恒星流还可以揭示银河系通过粉碎和消耗较小的恒星系统而稳步增长了数十亿年。
这项研究提供了银河系摄食习惯的快照,例如它“吃”了哪些较小的恒星系统。随着银河系越来越老,它变得“越来越胖”。
研究团队使用位于新南威尔士州首府悉尼西北部的Siding Spring天文台的4米光学望远镜AAT测量恒星的速度。除了测量它们的速度,天文学家还利用这些观测来计算恒星的化学成分并显示它们的诞生时间。研究者表示,宇宙中的第一颗恒星是由纯氢和氦组成,因为它们是宇宙大爆炸中唯一产生的元素。
一个星系的大小决定了它的恒星化学元素的丰富程度——在像银河系这样的大星系中,有很多恒星在经历它们的“生命”,它的大小意味着它可以容纳更重的元素,而一个矮星系的“生活”则更安静,当恒星爆炸时很容易失去它的元素。
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坏机器人制片公司最新的一部电影名为《霸主》(overlord),背景设置在二战时期,很可能是一部在半遮半掩中秘密制作的科洛弗电影系列。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