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们官宣了新人作者白贲全新短篇小说集《和光同尘》出版的消息,收获了一波来自全国各地幻迷们的热烈反馈☟
去年(2021年)刚结束的第32届中国科幻银河奖,白贲喜提最佳新人奖,可能依然会有不熟悉作者的小伙伴们好奇,白贲究竟是何方人士?他为何能收割一大波粉丝?他的作品特别在哪?这本《和光同尘》写了个啥?
本书责编在编辑部随手抓了几个编辑来访问,一起来看看这个人(特指白贲老师)和他的书有什么特别之处吧!
01
Q:你是怎么认识白贲的?(最好是离谱离奇的幕后故事!)
★关月:很遗憾我还没见过白老师,如果读他的小说也算认识的话,那我……应该算是认识的。不过,经常在幻迷的各种网络聚落里看到类似“白老师牛贲!”的发言,这让我对白贲老师充满好奇~
★橙子:跟白贲老师最开始是网友,在某个水群相遇。后来听某位高产作者说,他写的东西不错,就去文刊看了《十七年》,觉得文笔蛮好。后来某社交软件上加了好友,因为举办银河奖他要来参加,约了面基。谁曾向这位仁兄飞机竟是大半夜,在报道处守到他时,他签了字就准备走。被我大喝一声,等你这么久怎么连招呼都不打呢。谁知白老师“哦”了一声,很高冷地走了。(后面这句是我当时太困,现在实在记不起来到底攀谈了没有,所以胡编的。)
★阿吾:和白老师神交已久,但是面基是在2020年的银河奖颁奖典礼休息间隙,正当我准备顺着汹涌人潮前往厕所时,嘈杂喧嚣中突然传来一声热情洋溢的呼喊:“白奔老师!”循声望去,隔着一排座椅,一位身穿黑风衣,脚踏马丁靴的精神小伙拎着包略显无措地站在走道上,客气温和的笑容凝固在了脸上。我想,面对雀跃的读者小姐姐,他不知此时是否应该纠正对方的错误。(白老师笔名的梗太经典了哈哈哈哈哈)
△ 《科幻世界》2020年8月刊-白贲作品专辑
★哑蝉:我是在文刊上看了白老师的作品,第一反应,“贲”这字读啥?立刻翻开字典,白bēn还是白bì?白bì念起来好听一些,就念这个吧!(现在想来确实略显草率)我觉得他的小说很好读,刊登过的作品也不少了,就想给他出本作品集。当时他的责编迟卉姐姐介绍我们认识,然后就聊起来。白老师是一个很健谈有趣的人,但是我脑袋里对他的定位一直是一个34岁的中年男性作者。当然后来知道了他的年龄,我微笑表示,还不如34岁,至少我心理还平衡一些……
Q:你看的第一篇白贲的作品是什么呢?
★关月:应该是《十七年》,好像是2019年在《科幻世界》杂志上看到的,蝉的隐喻和由于时间的错位而不得不分离的情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最后结局部分的转折也很有巧思,总之是那年很喜欢的一个短篇。
★橙子:是《十七年》。当时准备做科幻世界精选集,所以把杂志全年刊登的作品都看了一遍,之前只知道白贲这个名字,那次是第一次看作品。
△《科幻世界》2019年7期刊载了白贲的《十七年》,这部短篇同样也收录于白贲全新短篇小说集《和光同尘》中。
★阿吾:《镜》。
★哑蝉:应该是《天灯》吧,我记得我翻开那本《科幻世界》2020年8月刊白贲专辑,选了一篇我喜欢的标题开始阅读的……
Q:在这本集子里最喜欢的是哪篇?
★关月: 我最喜欢的是《人间烟火》,近未来时代的重庆街景,虚拟的繁荣与萧条的城市以及三人之间由于一次事件而产生的羁绊,构成了这篇小说独特的韵味。开头与结尾在解放碑盛放的烟火都将小说于那一时刻的情感融入到氛围之中,且与标题紧紧相扣。此外,标题也暗含了小说主角之一想要打破与带回给世间的东西,读罢感觉非常精妙。
★橙子:最喜欢有两篇,一篇是《平衡球游戏》,一篇是《断流》。《平衡球游戏》唤起了我的记忆,但是又跟记忆不同,白贲老师在这个作品里面尝试讨论了一些很形而上的东西。《断流》是白贲老师一个不错的尝试。之前审读过他的一些稿子,很惊喜地发现,白老师虽然年轻,但是在笔力上有一种能够做旧的能力,而且“旧”但不做作,读起来很顺畅。《断流》就是这种感觉。同时这篇另一个惊喜是,发现白贲老师在驾驭这种故事内容时,能够把虚构和事实贴合得相当紧密,既有扎实的历史基础材料,又有相当有趣的想象,很惊艳。
★阿吾:《十七年》。
★哑蝉:如果我说每篇我都最喜欢,我会感觉自己是个虚伪的编辑hhh。人当然都是有偏爱的,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天灯》和《失乐园》。《天灯》不用说,异星文明和古典文化交相辉映的场景,很奇妙,也很能代入。《失乐园》时常让我觉得是典型的中世纪宗教风格的科幻,但是白老师半遮半掩地说:我可没有明确的时间指向啊。我仔细看看,确实,很能判断这是发生于哪个时代,或许是已成定局的未来,又或许是没有发生的过去。
最离谱的是我看《断流》时候的经历,这个故事讲的是长江断流和古代发展出的高度文明之间的故事。我看完之后以为自己看懂了,半蒙圈半了解地去跟白老师探讨……咦,地上有个手机,我捡起来看看他们在说什么。
这个故事告诉我,看小说不要真情实感,尤其不要把历史科幻小说当作历史小说看。
Q:在你看来,白贲的作品最特别的地方在哪里?
★关月:感觉白老师在写作上还在追求一种多元的方式,又或者说是在探索各种不同的领域?从题材上来看,这本选集中就有各种不同的尝试,每一篇读来感觉都挺新奇。但如果要说最特别之处,我觉得还是在遣词用句与行文的风格上,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题材不同,但风格都比较统一,很喜欢这样浪漫又克制的语言。
★橙子:参考上面那个回答。其他特别的地方就是对细腻情感的把握,很容易让人共情,但这个在这部短篇集的作品中没有那么明显的体现,在审读白老师其他作品时感受比较明显。在科幻设定上,他会尝试一些比较前沿的题材,能感受到他的创新性,我觉得他是很有潜力的作者。
★阿吾:兼顾离奇的想象和优美的文字,而且能够看出他的创作能力在不断进化。
★哑蝉:白老师的作品里有我很久没有见过的真正只属于少年人的意气(当然因为人家是真正的少年),这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谁读谁知道!
Q:希望看到白贲写什么样的故事?
★关月:个人口味原因的话,也许想看到白老师写一些更宏大的发生在宇宙间的故事,其实《天灯》也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里面文明之间时空错落的碰撞很有趣,不过《天灯》还是聚焦于当下的文明如何克服其星球的恶劣条件比较多,如果有机会的话想看更多~顺便暗示出长篇(bushi)
★橙子:希望白老师能在自己的创作母题之下(这个母题请大家去看《和光同尘》的后记就会明白),写出更多好作品~~
★阿吾:对于白老师,我不会希望他写某种类型的故事,只会期待他的新故事,因为他笔下的每一个故事对读者来说都是一场全新的体验经历。
★哑蝉:我能感觉到白老师从来不给自己设限,他的作品从题材到风格,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转换,希望他能找到只属于自己的、最得心应手的科幻风格,那样的话,每一篇都会是值得期待的故事!
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坏机器人制片公司最新的一部电影名为《霸主》(overlord),背景设置在二战时期,很可能是一部在半遮半掩中秘密制作的科洛弗电影系列。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