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重申了他前往火星的愿望,称这是人类为数不多的生存方式之一。
马斯克提到了大过滤理论(Great Filter),称人类必须在毁灭之前打败它。费米悖论中就强调了大过滤器的存在,它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宇宙中还没有遇到另一个文明。
据天文学网站报道,世界上第一位核反应堆发明者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在1950年提出了一个悖论。他声称,根据宇宙的年龄和大小,一定存在比我们先进得多的文明。许多科学家认为,如果一个文明超过了特定的规模,它将不可避免地通过毁灭世界来毁灭自己,要么是通过先进的武器,要么是通过自然灾难。
几乎所有外星文明在发展出星际航行能力之前都灭亡了,人类社会必须付出很大努力,才能避免类似的命运。而多行星(包括地球)共存、新的文明出现,将是克服宇宙中生命过滤的一种方法。
马斯克长期以来一直认为,人类注定要殖民像火星这样遥远的地方。这位亿万富翁公开谈论了他在火星上生活的梦想。根据此前报道,从玻璃穹顶到火星地表改造等都会被纳入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到达太阳系的竞赛中领先,他相信这将确保人类未来在宇宙中的地位。“多行星化是最好的过滤器之一。直到现在,地球形成45亿年之后,这才有可能。到达火星的窗口还能打开多久还不确定。也许是很长时间,也许不是。如果是后者,我们现在就应该采取行动。”马斯克周六在他的官方Twitter账户上说。
(截图自推特)
此前,马斯克曾表示,前往火星“不是根本问题”。马斯克表示,“星际飞船”将在2020年抵达火星。第一批到达目的地的人,将不得不做出最大的牺牲。
他解释称,主要问题是在火星上建立一个基金会或建设一个自给自足的城市。他们将建立一个推进剂工厂和一个最初的火星基地,称为火星基地阿尔法(Mars Base Alpha)。然后他们会努力让这个地方自给自足。
他还强调,这是一项复杂、有风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不容轻举妄动。“你很有可能会死,这将是一段艰难的旅程,但如果能成功,那将是非常美好的。”
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坏机器人制片公司最新的一部电影名为《霸主》(overlord),背景设置在二战时期,很可能是一部在半遮半掩中秘密制作的科洛弗电影系列。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