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认为,光伏驱动的微生物食品技术有巨大潜力。
人口迅速增长与人类饮食模式的变化给地球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科学家们认为,要在可持续范畴内“养活”全人类,就必须彻底改变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由于单细胞蛋白(SCP)系统可培养微生物生产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它在食品工业方面的巨大潜力也一直受到研究人员的热切关注。
phys.org网站当地时间6月22日报道,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分子植物生理学研究所、意大利那不勒斯费德里科第二大学和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用空气制造食物远比用土壤种植作物高效。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中,该团队发文阐述了传统作物(大豆)种植技术和“空气产粮”技术的效率分析与对比结果。
“用空气制造食物”的设想,是指将可再生燃料资源与空气中的碳相结合,为一种能够产生可食用蛋白质的细菌提供食物。芬兰的太阳能食品项目正是基于这一设想所设计的。该项目的研究人员计划在2023年之前打造一座示范工厂。
在“空气产粮”系统中,研究人员用太阳能板发电,并使之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结合,为生物反应器中培育的微生物提供食物。微生物产生的蛋白质经去核酸和干燥处理后,可以制成适合人类和动物食用的粉末状食品。
研究人员将上述新概念系统与10平方公里的大豆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空气系统生产食物的效率是土壤产粮效率的10倍左右,而且,前者为食用者提供的热量是传统作物(包括玉米、小麦等)的2倍左右。综上,研究人员提议,亚马逊地区的每10平方公里大豆种植地都可以采取“一九策略”——1平方公里的空地配备新系统并用于食物生产,其余9平方公里的土地用于野生森林的生长。
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坏机器人制片公司最新的一部电影名为《霸主》(overlord),背景设置在二战时期,很可能是一部在半遮半掩中秘密制作的科洛弗电影系列。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