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们这个富氧的星球上的生命正在蓬勃发展,但地球并非一直这样——科学家们预测,在未来,大气将恢复到富含甲烷、低氧的状态。
这可能要再过10亿年左右才会发生。但今年早些时候的研究表明,当这种变化到来时,它会发展得非常迅速。
这一转变将使地球回到24亿年前被称为“大氧化事件”(GOE)之前的状态。
此外更重要的是,这项新研究表示,大气中的氧气不太可能是一般宜居世界的永久特征,这也许会影响我们在宇宙深处探测生命迹象的努力。
“该模型预测,在地球气候系统开始出现潮湿的温室条件和大气中地表水大量流失之前,大气中的氧气将急剧下降到太古代地球的水平。”研究人员在他们发表的论文中写道。
那时,将是人类和大多数其他依赖氧气生活的生命形式的末日,所以,希望我们能想出如何才能在未来10亿年内的某个时候离开这个星球。
为了得出结论,研究人员对地球生物圈进行了详细的建模,将太阳亮度的变化和二氧化碳水平的相应下降考虑在内,因为气体会被不断增加的热量分解。二氧化碳的减少意味着像植物这样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的减少,这也将导致氧气的减少。
科学家此前预测,太阳辐射的增加将在大约20亿年内蒸发光地球上的海水,但新模型表示,在此之前,氧气的减少将首先扼杀掉地球上大多数的生命。
来自乔治亚理工学院的地球科学家克里斯·莱因哈德说:“那时候可能会面临氧气比现在少了一百万倍的情况。”
这也是我们在太阳系之外寻找宜居行星的原因。
越来越强大的望远镜正在投入使用,科学家们希望能够从这些仪器收集的大量数据中找到他们希望看到的东西。研究人员说,可能需要寻找氧气之外的其他生物特征,以获得发现生命的最佳机会。他们的研究是NASA NExSS(系外行星系统科学的Nexus)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正在调查地球以外行星的可居住性。
根据莱因哈德和日本东邦大学的环境科学家尾崎和美的计算,地球富含氧气的宜居历史最终可能只占地球整体寿命的20-30%——而微生物将在我们离开后继续存在。
尾崎说:“大脱氧后的大气特征是甲烷升高,二氧化碳降低,没有臭氧层。”“地球系统可能会成为一个厌氧生命形式存在的世界。”
这项研究已经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
(独家编译:科幻世界)
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坏机器人制片公司最新的一部电影名为《霸主》(overlord),背景设置在二战时期,很可能是一部在半遮半掩中秘密制作的科洛弗电影系列。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