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认识中,有一种想法,被雷电击中是极其罕见的。从统计学上讲,这有一定的道理。据了解,每年至少4500人因被雷电击中而亡,根据一些估计,这个数据可能并不完整,因为由于许多雷击事件发生在偏远地区,因雷击而死亡的人数不容易收集。
当一个人被雷电击中时,身体会发生很多不同的反应。对于那些没能幸存下来的人来说,他们的身体上会留下一系列的物理证据,如皮肤损伤,包括烧伤痕迹以及各种器官的创伤。
但如果所有的组织都分解了呢?从可能只有骨头可供研究的法医学家的角度来看,闪电会在骨骼上留下可辨认的痕迹吗?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的确如此。
*图A:平行板电流应用(PPA)标准化测试程序。
图B:导线定向脉冲应用(WDA)测试过程中的导线排列(黑色箭头)。
南非威茨大学的法医人类学家Nicholas Bacci说:“我们的工作首次在人类骨骼深处识别了闪电损伤的独特标志,使我们能够在只有骨架留下来的情况下识别闪电。”
在之前的实验中,Bacci和其他研究人员在动物骨头中发现了这些独特的标记,他们注意到猪骨头在高冲击电流下“骨基质广泛微破裂和破碎”。
在该研究中,在被雷击致死的野生长颈鹿的骨骼中也看到了同样的微裂纹,但仍不清楚暴露在闪电级电流下的人类骨骼是否会显示出同样可怕的特征。
在捐赠给科学界的尸体的帮助下,人们现在有了答案,研究人员观察到在人类骨骼中受到高脉冲电流后产生了类似的微裂纹模式,而且这种模式与纯粹的热诱导骨骼变化(如火灾中烧毁的骨骼)不同。
*不同的微裂纹
另一个影响人类骨骼中微裂缝传播的预期区别因素是骨密度,在人们达到大约40岁之后,骨密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由于骨骼更脆,它更有可能受到雷电诱发而断裂。
对于其他人来说,如果想避免自己免受磨难,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极端天气留在室内。毕竟,闪电几乎不会袭击同一个人两次,因为它往往只需要一次就致命。
该研究论文题为“Harnessing Thor's Hammer: Experimentally induced lightning trauma to human bone by high impulse current”,已发表在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Synergy期刊上。
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坏机器人制片公司最新的一部电影名为《霸主》(overlord),背景设置在二战时期,很可能是一部在半遮半掩中秘密制作的科洛弗电影系列。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