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局可以影响整部电影的好坏,所以好莱坞著名的电影被翻拍很多个版本也不奇怪。历史上一些标志性的电影,像《异形》和《妙想天开》,最后结局都不同于最初的设想。
其他一些结局其实也拍摄了,放在DVD里,另一些结局只经过导演的讨论,但最终取消了。下面有6部著名的科幻电影,差不多都有不同的结局:
1)《妙想天开》
这部1985年的科幻电影,编剧导演都是特里•吉列姆,故事发生在一个复古的未来世界,一个官员试图纠正行政错误,最终成为国家的敌人。这部电影的结局也是吉列姆和当时环球影业董事长西德•谢恩伯格争论的根源之一。
吉列姆最喜欢的结局,是主人公山姆的白日梦变成了现实,他逃离了魔掌飞走了。但这一切都是他想象中的产物。而现实中,他永远不会获得自由,并且会在他的椅子上死亡腐烂。谢恩伯格认为结局太压抑,于是删除了一部分,让山姆看起来真的获得了飞行能力,让电影有了个圆满的结局。
值得庆幸的是,吉列姆在这件事情上竭尽全力去争取,终于赢得胜利。导演向媒体提前泄露他的版本,得到了很多好评,谢恩伯格也最终被说服,同意吉列姆的版本上映。
2)《奇爱博士》
这部1964年经典的政治类科幻电影,主演是彼得•塞勒斯,在薇拉•琳恩的单曲《We’ll Meet Again》的歌声中,以蒙太奇式的核爆炸结束。但事实上,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最初设想的结局是一个非常非常与众不同的方式——用蛋糕打架。
库布里克设想的解决是在战斗室里,各个派系用美味的点心展开“战斗”。但这个结局被否定了,库布里克在1969的采访中说:“我觉得那样的结尾太滑稽,不符合这部电影的讽刺基调。”
3)《异形》
这部雷德利•斯科特的经典电影其实有一个截然不同的结局。1979年上映的这部太空恐怖电影的结局大家都知道:雷普莉打开舱门把异形抛进太空,之后她和琼斯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但事实上,斯科特最初想要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结局:杀死雷普莉。显然导演没要考虑到给《异形》拍摄续集,他认为人物死亡才能达到戏剧上的平衡。他计划在结局的时候,让异形杀了她,然后用她的“声音”记录一条返回地球的信息。值得庆幸的是,电影制作公司认为《异形》电影值得持续开发,所以雷普莉活下来了,成为了后面两部续集的核心人物。
(独家编译:楚楚)
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坏机器人制片公司最新的一部电影名为《霸主》(overlord),背景设置在二战时期,很可能是一部在半遮半掩中秘密制作的科洛弗电影系列。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