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衣沽酒
在2008年,SIE就曾在主机端推出过一个颇为符合当下“元宇宙”概念的虚拟社交社区——PlayStation Home(简称PS Home)。
在那个社交网络刚刚兴起的年代,登陆PS3的PS Home可以说走在当时游戏圈的时髦前沿。在PS Home中,玩家可以创造出代表自己的写实3D形象,拥有可用虚拟物品装饰的虚拟公寓,以自己创造的形象和其他人交流,游玩各种小游戏。
一个网络世界里的虚拟乌托邦听起来足够吸引人,无数人都曾被这个概念吸引进入其中体验。截止2015年3月停服,全球有4100万人次先后游玩过这款游戏。
不过PS Home并没能延续下去,一方面是游戏超前的理念在当时的网络状况下几乎难以实现,而初期功能不足也导致游戏一度沦为了“逛街模拟器”,一部分玩家从中找到了虚拟社交的乐趣,但更多玩家则在进入游戏初期就被漫长的游戏加载时间和极其不流畅的游玩体验劝退了。
网络和游戏内容重点不明,导致PS Home没能掀起什么波澜,也最终让SIE放弃了PS Home。
但是SIE的放弃不代表没有人在乎这个虚拟世界。对于当时不少PS Home玩家来说,游戏停服代表一个世界的终结,这让他们深感遗憾。于是一些玩家自发成立了一个名为 Destination Home的组织,旨在“复活”这个曾经繁荣过的虚拟社区。
Destination Home组织有专门的网页,他们声明这并非盈利项目,组织不接受任何货币捐款,但号召玩家向组织捐赠游戏缓存数据,方便他们更好地重建原来的PS Home。几年来,得益于众多玩家的帮助,Destination Home已经恢复了不少的空间和物品。
目前,网站已经提供一个离线版本供玩家下载,玩家需要在修改过的PS3或模拟器上才能运行。
Destination Home的努力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支持。今年3月时候,IGN就曾专门采访并报道过这个组织的努力及成果,这也让他们赢得了很多玩家的支持。
最近,Destination Home迎来了历史性的阶段——该组织在Youtube频道上发布新宣传视频,并借机告知关注他们进度的玩家,团队已经和PlayStation网络仿真器小组(简称PSOne小组)合作,于年底推出线上多人服务。这意味着玩家将在重回PS Home服务器尚未关闭的时代,重现曾经和朋友或陌生人交流的美好时光。
如果年底Destination Home的承诺达成,那么PS Home也将实现某种意义上的真正“复活”。尽管它可能并不足以吸引广大玩家的目光,但当年生不逢时的PS Home也算是在合适的时期迎来了重生,对于当年曾认真在这款游戏中体验过虚拟社交的玩家来说,也算得上弥补了遗憾吧。
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坏机器人制片公司最新的一部电影名为《霸主》(overlord),背景设置在二战时期,很可能是一部在半遮半掩中秘密制作的科洛弗电影系列。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