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授予英国数学物理学家、牛津大学数学系名誉教授罗杰·彭罗斯,“因为发现黑洞的形成是对广义相对论的有力预测”。另外一半授予德国天体物理学家莱因哈德·根泽尔和美国天文学家安德里亚·格兹,因为在银河系中心发现了一个超大质量的致密天体。
100多年前,在诺贝尔奖设立之初,物理学就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学科,在诺贝尔本人设立五大奖项的遗嘱中,最先提到的也是物理学。
诺贝尔物理学奖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及光物理。与此前大热的预测结果不同的是,今年天体物理再次摘得桂冠。这是过去五年中,天体物理成果第三次得奖了(除今年之外,还有2015年的中微子振荡以及2017年引力波的发现)。
过去一百多年间,诺贝尔物理学奖见证了人类百年的探索领域,从脚下的这颗星球,到头顶的这片星空,人类在对宇宙的探索之路上,从未停止过脚步。
11月29日(周日)下午14:00,中国数字科技馆主办的「青稞沙龙」系列活动第153期,我们邀请到了技术派硬核科幻作家、中国科幻银河奖得主谢云宁,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物理及天文专业博士、成都理工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讲师罗瑞博士,知名青年科幻作家、银河奖最佳新人奖得主王诺诺,来一场脑洞之间的高能碰撞。
为什么诺奖屡屡颁给天体物理?
人类为什么要不停地探索太空?
科幻作品是如何推动人类想象力的?
宇宙学和系外行星,对人类认识宇宙有什么意义?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你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活动环节】
14:00-14:30 谢云宁老师主题演讲:这些年我们追过的彭罗斯的奇思妙想
14:30-15:00 罗瑞博士主题演讲:人类对「系外行星」的探索历程
15:00-16:00 三位嘉宾对谈沙龙
【嘉宾介绍】
谢云宁
技术派科幻作家代表、电子工程师,2004年发表处女作《回溯》,此后凭《深度撞击》获中国科幻银河奖,其作品视野开阔,多以天文、计算机、生物工程为主题,追求科学硬核与人文关怀的巧妙结合。近年来有短篇小说集《超频交易商》、长篇小说《宇宙涟漪中的孩子》《穿越土星环》出版面世。
罗瑞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物理及天文专业博士,成都理工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讲师。研究方向包括早期宇宙物质反物质不对称、光学、天文观测中的数据处理等。
王诺诺
知名青年科幻作家,第二十九届中国科幻银河奖“最佳新人奖”得主,《科幻世界》曾推出“王诺诺科幻作品专辑”。代表作品《地球无应答》《全数据时代》《故乡明》等。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个是内心深处的道德标准,另一个则是头顶浩瀚灿烂星空。
太空探索不仅仅给人类提供一面审视自己的镜子,它还能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技术和挑战。我相信,人类从宇宙中学到的,充分印证了那句名言:
「我忧心忡忡地看待未来,但仍满怀美好的希望。」
11月29日14:00,与你共赴一场宇宙级的硬核之约。
【直播平台】
中国数字科技馆官方直播平台
科幻世界B站直播间
直播地球APP
中国数字科技馆百家号
【互动环节】
关于宇宙、关于科幻、关于行星、关于黑洞、关于人类未来
你有什么想问嘉宾的?
在本文下方留言
我们将从中选出5~10个问题
让嘉宾现场解答噢
被选中的还将获得《科幻世界》12月刊1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