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70413_482895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之友》

《科学之友》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大众理解科学。

文章数
分享到:

奇葩的深海蠕虫

2017-04-13 15:45:00

  在海洋深处,有一类奇异的动物。其中一些没有肛门,还有一些具有非常强大的如刀一样锋利的颚,以至于它们能将不经意间经过的鱼儿一刀切成两段。它们就是深海里数以亿计的蠕虫,这些奇怪无比的虫子比你的梦境还有趣、可怕。

  生活在热泉喷口的蠕虫

  1988年,美国科学家在研究太平洋西北部的热泉喷口时,发现了一群刚毛蠕虫——海鳞虫,这种虫子的牙齿看起来像一只强壮鹦鹉的喙和一台割草机的组合体。起初,科学家们认为海鳞虫是凶猛的食肉动物,用其有力的牙齿咬住猎物,将猎物撕成碎片。然而,海鳞虫的牙齿的功能更像是谷物联合收割机,“哗啦哗啦”地“收割”生活在热泉喷口附近密集的细菌“地毯”和单细胞生物。它们那可怕的嘴可由内向外翻转,这样更易捕获猎物。在光线根本无法到达的深海热泉,海鳞虫附近的生态群落不能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因此,只能从热泉的化学过程中获得所需物质。除了收割猎物,剩余的其他时间,海鳞虫过着一种简单的生活,以生活在自己背鳞之间的共生菌为食。

  带毒刺的蠕虫

  大西洋的热带区域和地中海大部分海区里生活着一类不太友好的蠕虫——火刺虫。这种生物有15厘米长的大身板,它们的背像一块平板,但沿着平板的侧面边缘,生长着长长的“刚毛”。拥有“大胡子”的它们看起来似乎是可爱的宠物,但你只需要轻轻地碰一下,就知道它们并非徒有虚名。与火刺虫亲密接触过的潜水员都会出现皮疹症状:手变红肿起来,刺痛感间歇性地袭来,手部燃烧的感觉持续好几天。严重情况下,潜水员甚至可能感到头晕、恶心,痛苦不堪。奥秘就在于分布在火刺虫身体两侧细长的刚毛,这些刚毛是中空的,中间其实充满了很强的神经毒素的管道。管道容易破碎,只要一碰到就会破裂并释放出毒液,因此,这些自带的武器也成为它们用来驱逐捕食者的工具之一。

  超级长的蠕虫

  1864年,在一次猛烈的风暴过后,一条长长的黑色蠕虫被海水冲上了英国苏格兰圣安德鲁斯的海岸。

  一位当地的自然历史学家开始测量这条蠕虫,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蠕虫一直扭曲地收缩在一起。最后,自然历史学家确定了它的长度——不小于55米。当时,这条巨大的带状蠕虫算是人类测量过的最长动物之一。

  经鉴定,这条蠕虫属于一种奇怪的海洋动物——纽形动物门的纽虫。它们一般生活在海洋里,都很长、很瘦条,且体表能分泌酸性很强的黏液,它们的肠道和体壁之间充满着许多组织细胞,可以贮存食物。因此,它们的耐饿力很强。

  纽形动物是一种食肉类动物,通过又长又黏的吻捕捉猎物。吻位于背部的一个特殊的腔中,几乎超过体长的一半。捕食时,趁猎物不备,纽虫的吻部可突然伸出,迅速缠住猎物并将它卷入口中。

  最无情的蠕虫

  说到最无情的海底食肉动物,不得不提到巴比蠕虫。

  2009年初,英国纽基水族馆里的很多鱼类突然毫无征兆地消失了,只在水族箱的底部留下几片零散的鳞片。工作人员认为鱼是被小偷偷走了,但从近两个月之内的监控录像里,都没有查到小偷出入的一丝迹象,于是工作人员决定拆卸水族箱。剩余的鱼儿被移了出来,接着工作人员开始将水抽干。就在那时,工作人员看到一条1米长的巴比虫,它就是藏在暗处的杀鱼凶手。

  巴比虫是海洋最长的刚毛蠕虫之一,也是最凶猛、最残忍的食肉动物之一。它们可以长到3米长,以S型躺在海底或石头的空隙之间,等待猎物上门。每当鱼儿经过它们的藏身之地,它们就发射“火箭”——一对像剪刀一样锋利的下颔骨。由于巴比虫的快速攻击,一些猎物经常瞬间被斩切,甚至一分为二。人类如果距离太近,也会被咬伤。

  像圣诞树一般的蠕虫

  圣诞树虫就像热带海洋聚会的装饰品。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海洋中,珊瑚礁是很常见的,而圣诞树虫就在珊瑚里盖起小管子安家落户,伸出它们独特的触须,在海水中飘荡。触须很长,而且是扭曲的,并带有细长丝,可用于过滤水中微小、可食用的颗粒。触须和细丝构成一个大大的、色彩鲜艳的冠形,形状如同圣诞树。

  圣诞树虫是刚毛蠕虫,也是海洋中最大的一类动物群体,有1万种以上的已知种类。圣诞树虫在海洋里扮演一个重要角色,部分原因是它们是最重要的有机物质转换者。它们能过滤水,寻找有机粒子,否则这些有机物质就被浪费掉了。

  尾巴会游走的蠕虫

  每年的10—11月,数百万条30厘米长的“扁形虫”从太平洋深处接二连三地浮上来,南太平洋数百个小岛上的居民纷纷赶来抓住它们,把它们当作美味佳肴。

  关于这种虫的第一次生物科学描述是在1847年,科学家们将它们命名为矶沙蚕。诡异的是,科学家发现它们竟然没有头。50年后,科学家们才意识到,矶沙蚕的头部生活在海底,而自己本身的尾部正在参与一个大型的交配游戏。当交配季节到来时,矶沙蚕的尾部会自行脱落,成为一个分离的个体,而虫尾巴里包含了卵子和精子细胞。这种特殊的尾巴被称为生殖节,还留有一个眼,能让它自由游向有光的海面,直到到达所有虫尾巴聚集的地方,开始一场虫尾巴的狂欢。而它们留在海底的头部又会重新生长出一个尾部。

  不排粪便的蠕虫

  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在美国东南部海底发现了一系列的热泉喷口,那里的温度高达几百摄氏度,带有丰富矿物的水从海底流出。此外,他们还发现了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其中一种主要的生物是长达3米、身体为红白两色的蠕虫,它们大规模聚集在泉口周围生活。

  蠕虫身居长管里,它们带有许许多多毛的嘴巴则在热水中荡漾。这些毛显现出红色,是由于血红蛋白的含量较高,使得在热泉周围生活的蠕虫更容易吸收氧气。而围绕着蠕虫的管由糖类物质和蛋白质组成,可保护蠕虫的柔软身体不受高温喷泉和高强度化学物质的影响。

  蠕虫最奇怪的一个特点是,它们身体上缺少一个开口来排出废物。事实上,它们不会生产许多废弃物,而所生产的一点废弃物都储存在体内。换句话说,它们从来没有排过大便。

上一篇:智能家居成巨头争夺主战场
下一篇:打破人际壁垒 不做职场“怪人”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