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活动  >  线下活动

《天工开物》之舟船——6月“华夏科技学堂”教育活动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科技著作,它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古代的各项生产技术,是古人科技智慧的结晶,被国外学者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国科技馆“华夏科技学堂”6月的系列课程,我们一起学习《天工开物》“舟车”篇中关于“舟”的内容。
华夏科技学堂,天工开物,中国数字科技馆
  舟即船,是人类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在我国,舟船的制造与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史前刳木为舟到现代帆船,从木浆到橹,从一叶扁舟到深海巨轮,以及船尾舵、平衡纵帆、水密舱壁、铁钉连接等高超技艺的出现和发展,无不见证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断探索、征服海洋的历史。
  那么,我国历史上,舟船的外型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呢?它们有哪些特点?工匠们使用了哪些造船工具?我国古代制船技艺都有哪些?作为大航海时代航海探险的先驱,郑和七下西洋,他身上究竟闪烁着什么样的航海精神?“明代福船”中都包含了什么先进的航海技术?船舶技术的发展如何改变了世界?
  6月份的“华夏科技学堂”活动,我们还邀请了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首席科普专家田冰教授,原海洋出版社副总编辑、福建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刘义杰先生亲临授课,介绍“舟船”的发展及制造史。让我们从解读《天工开物》开始,通过互动体验的学习过程,一起穿越历史,看看古人是如何乘风破浪、跨越海洋、走向世界。
  2021年6月“华夏科技学堂”活动安排

时间/预约二维码

活动名称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报名截止时间

2021年6月5日

14:00—15:00

 

 

 

 

 

 

第一讲

 

中国

特邀造船工程学会首席科普专家田冰教授,结合《天工开物》讲授中国古代船舶发展简史,包括古代船舶的发展历程、时代特征、功能转变等,领悟船舶的发明和应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中国科技馆

206多功能厅

 

 

 

 

 

第一讲课程报名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4日(周五)12:00

2021年6月19日

14:00—15:00

 

 

 

 

 

第二讲

 

船行天下

特邀原海洋出版社副总编辑、福建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刘义杰先生授课从“福船”造船史角度介绍船舶的制造和改造工艺学习船舶制作工具的发明与应用对其领域生产的影响。

 

 

 

 

中国科技馆

206多功能厅

 

 

第二讲课程报名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18日(周五)12:00

 

2021年6月26日

14:00—15:00

 

 

 

 

第三讲

 

解说明代福船

依托华夏之光展厅“明代福船”展项,学习福船的结构特点,探究水密隔舱、平衡纵帆、尾舵等航海技术,弘扬航海家郑和的“航海精神”。

中国科技馆

206多功能厅华夏之光展厅

 

(此次课程需要观众提前自行预约购买科技馆主展厅门票)

 

 

第三讲课程报名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25日(周五)12:00

  报名要求:
  8-12岁儿童及家长,可以以家庭为单位参加活动,每个家庭限1名家长加1名儿童,每期活动限30组家庭参与,约满为止。 
  入馆须知:
  参加活动的观众请提前准备身份证、活动预约成功截图、健康码等信息,活动当天提前10分钟入场。
  206多功能厅:从中国科技馆西门过安检口入场,行到东门处,乘坐右侧扶梯上二层左转即是。 
  报名方式: 
  本次系列课程分为3周进行,请报名者自行安排进行课程报名(也可连续报名),如不能参加某次课程需提前请假,否则将影响后续课程预约,且当次教具不配发、不另行补课。 
  预约方式:
  请识别相应课程二维码进行预约活动报名。预约成功的观众,请保存截图,作为进馆及参加活动的凭证。
  如果取消预约,请务必提前一天致电010-59041088(此号码不接受预约,仅用于取消预约)。 
  活动要求:
  1.活动开始前,观众需配合工作人员在入口处进行手部消毒,进入场地后请按照安排隔位就坐,小朋友前排就座,家长们后排就座。
  2.活动过程中,观众需全程佩戴口罩,禁止聚集、接触、打闹。活动结束后,请观众在工作人员的组织下有序离场。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刘兴飞]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10527_1048609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