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是我国传统的手工艺品,古时又名纸鸢、风鸢、纸鹞、纸鸦等。“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在这首耳熟能详的古诗《村居》中,诗人高鼎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唐代诗人元稹的诗句“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也生动描写了儿童放风筝的情景。
古人认为放风筝不仅可以舒展筋骨,而且还寄托着将疾病和晦气一并带走的美好愿望。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风筝中不仅蕴含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独具魅力的艺术价值,它的制作过程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精巧绝伦的手工技艺,它飞翔的背后还蕴含了丰富的科学原理。所以,风筝不仅仅是人们休闲娱乐、运动锻炼的好朋友,作为一种飞行器,它也寄托着人类的飞天梦想,甚至还对推动世界科技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6年,“风筝制作技艺”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你知道风筝是受什么东西的启发而发明的吗?
你见过哪些造型奇特的风筝?
风筝是如何飞上天空的,其中有什么科学奥秘?
你是否好奇风筝是怎样制作的?
哪些有趣的历史典故或科学故事与风筝有关呢?

(图片来源于北京风筝哈制作技艺工作室)
清明时节,春暖花开,让我们相约中国科技馆,走进“华夏科技学堂清明节专场”活动,一起探索美妙的风筝世界。
活动中,辅导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了解风筝的起源和历史,通过趣味实验来学习风筝背后的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知识,您还可以亲子协作完成一件风筝作品,动手体验“扎、糊、绘、放”的风筝制作过程。此外我们还邀请到了“北京风筝哈制作技艺”的国家级传承人“哈亦琦”老师,和大家一起分享风筝制作的独特技艺,感受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
深厚的中国文化、有趣的科学实验、独特的手工技艺,相信这次活动一定会让您收获满满。若想参加本次活动,就请按照下面的方式快快报名吧!
【活动名称】
云端起舞 风筝迎春——“非遗+科技”风筝制作技艺体验活动
【活动时间】
2023年4月5日清明节 周三(14:00——15:30)
【活动地点】
中国科技馆206多功能厅
注:从中国科技馆西门过安检口入场,行到东门处,乘坐右侧扶梯上二层左转,即是206多功能厅。
以上课程安排如有变化,请以最终电话通知为准。
【入馆须知】
参加活动的观众请提前准备身份证、从中国科技馆西门接受安检进入,活动当天请您提前10分钟入场。
【报名要求】
8-12岁亲子家庭参与,名额有限,约满为止,预约成功与否以电话通知和确认为准。本次课程预约后如因故不能参加,需提前请假,否则当次教具不配发、不另行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