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资讯  >  环境科学

李四光:痴迷于石头的人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李四光(1889-1971)字仲揆,湖北黄冈人。
  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科学奠基人之一,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领导人和开拓者。
  “为什么在家门口这片平坦的地上,会孤零零地兀立着一块大石头?”其中的一个孩子问玩耍的小伙伴。很可惜,伙伴也不知道答案。后来,这个孩子带着疑问又问了自己的父亲、老师,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直到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他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他的家乡黄冈的,因为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米甚至上千米。这个执着于研究石头的孩子就是年少的李四光。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并不叫“李四光”。14岁那年,李四光独自到武昌高等小学堂求学,填表时错把年龄“十四”填在了姓名栏里,由于不能涂改,也没钱再买一份填表单,于是他机智地把姓名改成了“李四光”。学习未满两年,李四光便被送到日本学造船机械。此后,他又远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地质学,立志走“科学救国”之路。
李四光;地质学家;地址研究
  翻天覆地的发现
  “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所以我很希望大家都取一种怀疑的态度,
  不要为已成的学说压倒。
  真理,
  那怕只见到一线,
  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
  我们要继续战斗。”
  敢于质疑、求真务实是李四光一生恪守的信条。
  一直以来,许多中外地质学家都认为中国东部并无第四纪冰川作用的遗迹,只有李四光对此存疑。20世纪20 ~ 30 年代,他在大同盆地、太行山麓及庐山等地考察,发现了大量冰川证据,确认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但是德国、法国等许多国外的著名地质学家却质疑李四光关于“庐山第四纪冰川”的论断。为了使自己的理论更具说服力,李四光进一步扩大冰川研究的地域范围,对安徽中部、九华山、天目山等长江下游区域进行考察。1936年,李四光又到黄山考察,写了名为《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现象》的论文。德国地质学教授费斯曼亲自来黄山看了之后,赞叹道:“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发现。”这是李四光的冰川理论研究第一次得到外国科学家的公开承认。
李四光;地质学家;地址研究
  滚滚石油冒了出来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地质研究工作还很薄弱,基本全盘引用苏联的地质工作模式和方法。在外国专家看来,中国是一个贫油的国家,但李四光却并不相信。他根据自己十多年的地质力学研究,分析中国的地质条件,断定中国陆地一定有石油。1954 年,他在石油管理总局作了《从大地构造看我国石油勘探远景》的报告,指出3个可能性最大的含油区,并提出首先把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区作为普查找油的目标。1959 年9月26日,由地质部门提供井位资料,石油部松辽石油勘探局32118钻井队在黑龙江省安达县大同镇的松基3井打出原油,日产14.9立方米,大庆油田自此开启。在我国最缺石油的时候,李四光的科学研究让石油滚滚冒了出来,“中国贫油论”也就此宣告破产。
  一块黑黄色石头
  1955年的一天,李四光拿出从野外带回来的一块黑黄色矿石,递给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传看,这块矿石正是李四光领导的地质部一直在寻找的铀矿石,是铀矿地质勘探队经过大量千辛万苦的实地勘察后才发现的。千万别小看这块石头,它可是制造原子弹的原料,是关系着祖国安全的重要物资。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这充分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保障了国家安全。
  熟练的小提琴手
  在地质研究领域,李四光可以说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而在文学艺术方面,李四光也别有一番成就。他写的科学论文,行文严谨却又不拘一格,读起来毫不乏味。他写的科普作品,文字生动,读起来让人兴趣盎然。此外,他还是一位熟练的小提琴手。1920年,李四光在法国巴黎谱写《行路难》小提琴曲,这成为我国的第一首小提琴独奏曲,手稿现存于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赵丽娟]
layui

查看更多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猜你喜欢
©2011-2023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10330_1045118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