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叫元素周期表,在每一本化学教材的最后一页,你都可以看见我的身影,我详细有序地记录着至今为止人类已知的所有化学元素。我出生于1869年,今年已经150岁啦,接下来就给大家讲讲我的故事。
俄国有一位化学家叫门捷列夫,他巧妙利用了63张扑克牌,把每一种化学元素的名称及其原子量、氧化物、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分别写在卡片上,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排列这些卡片,可是一直没有发现其中的规律。直到1869年的一天,门捷列夫把这些元素按照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拼在一起,观察后他惊喜地发现,所有的已知元素按照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排列后,元素的性质出现了规律性的变化。第二天,门捷列夫完善了前一天的想法,并创造了世上第一份元素周期表,我出生了!
我出生之后又经历了好多的变化与成长,由于那时人类只发现了63种化学元素,我的父亲门捷列夫便很有先见之明地为我预留了成长空间——他大胆预测了一些当时还未发现的化学元素及其性质,并为其在表格中留下了位置。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元素不断地被发现,甚至开始人工合成新元素,我也不断地成长,如今我已经包含118种化学元素了。同时我还有很多其他的兄弟姐妹,如圆环、螺旋形、双纽线、金字塔、三角形等各种形状的元素周期表。而最被人熟知的我——现代长式元素周期表是由苏黎世大学教授维尔纳制成的。
接下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基本特质。在表中每一横行叫周期,每一纵行叫族。我一共拥有7个周期,16个族,这些周期和族揭示了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和内在联系。同一周期内,除最右侧的零族元素即稀有气体外,从左到右,元素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递减。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获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族中,由上而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序数递增,元素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元素的这些变化决定着元素的性质,人们可以利用这些性质规律做好多的事情。
现在科学家在我的帮助下,可以寻找制取半导体、催化剂、化学农药、新型材料的元素及化合物。另外,当前人们对化学元素的认识过程还未到尽头,化学中关于分子结构的研究,物理学中关于核粒子的研究等都在深入开展,我还将继续发光发热,为大家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