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军事科技

探秘上合军演后勤保障:所有车辆装北斗系统

来源:腾讯网

资料图:参加演习的中方车队在草原上行进

  新华网内蒙古朱日和8月27日电 位于朱日和训练基地的板房村,是2000多名参演外国军人临时的“家”。

  外方参演部队有的带了炊事员,有的甚至带了野战炊事车。“自己带炊事员的,需要我们提供食材。没带炊事员的,干脆由我们的炊事员每天给他们做饭。”饮食油料保障组组长邹晓东说。

  中亚和东欧有两句谚语:“食不可无面包”“没有盐的面包不算食物”。于是,外方进驻后的第一餐,餐桌上摆上了俄式的主食面包——大列巴。调味品除了草莓酱和苹果酱,还多了一小罐盐。

  第一餐以中餐清真为主,突出当地特色,融入西餐做法,精心烹饪了金枪鱼沙拉、罐焖牛肉、煎牛排等4凉8热10余种菜品。

  美食让外方官兵拿起餐具就放不下。在外方战役指挥部和军乐团就餐的二食堂,150人一顿“消灭”了200多份牛排、10多盘大列巴,以至于厨师不得不提前启用第二天的食材。

  餐后,塔方总参谋部的鲁罗夫·鲁罗里中校赞不绝口,俄方国防部的几位年轻军官也冲着翻译连说:“苏别尔(超级好)!”

  在住的方面,北京军区联勤部提前4个月研究筹划,对板房村进行全面改造。如今,各方实兵部队居住的板房村各自相对独立,均以迷彩为主色调,野战特色突出。正对营门的是镶嵌有上合组织联演标志的背景墙,三面迷彩板房和背景墙围出一个集会广场。广场中央的旗杆上,飘扬着各国的旗帜,很容易辨识。

  板房村里,宿舍、卫生间、澡堂、厨房、电话亭、晾衣场、俱乐部等一应俱全,所有设施都用俄中双语进行标示。首批入住的吉方和塔方官兵,当天就把板房村的设施摸熟了。

  朱日和训练基地分为生活区和演习区,从飞机上看去,大片大片褐色的土地是演习区域,而生活区相隔甚远。这次参演兵力达到7000多人,是历届上合组织联演参演人数最多的,每天生活和训练,全靠车辆保障。朱日和地形复杂,大漠戈壁上没有参照物,车辆走丢了怎么办?联演交通运输保障小组组长吕悦英告诉记者,所有车辆上都安装了北斗系统,不仅能实现车辆精确定位,还能自动测速,超速后车内自动报警,极大提升了在基地行车的安全性。

  吕悦英说:“这是基地首次使用这种技术手段进行车辆监控。”

  联演后勤保障组组长、北京军区联勤部司令部参谋长张建设每晚都要对一天的情况进行梳理。他说:“后勤保障的水平将直接影响战斗力的水平。”(新华网 记者:刘济美、王婷)

  编辑:znguan

  新闻来源:http://news.qq.com/a/20140828/012779.htm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lhf]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