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资讯  >  交通运输

从“洋基因”到“纯中国” “复兴号”是如何炼成的?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6月26日上午,“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在京沪两端的上海虹桥站和北京南站双向首发。一个形似“飞龙”,一个神似“金凤”,开启了“中国标准动车组”时代。

  作为我国研究的第一个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动车,“复兴号”的整体设计以及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等关键技术都是我国自主研发。

  “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金凤”。蒲潇/摄

  据中车首席专家、“复兴号”设计经理邓海介绍, “复兴号”处于国际领先水,可以互联互通,零部件统型,具有轻量化,智能化的特点,相比以前的动车,更加安全、舒适,噪声更低。运营时速为350公里,实验时速能达到420公里以上。

  “关键技术必须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邓海对记者说。“以前我国都是引进动车技术,软件升级或者发生故障,都得写申请,让外国人处理,花钱不说,周期往往长达3个月到半年不等。”

  从2002年开始设计“中华之星”电动车组算起,邓海已经和高铁打了15年的交道了。作为中车长客股份公司的高铁技术平台负责人,他承担过CRH380BL动车组项目车型主管、CRH380CL动车组项目设计经理。看起来似乎有些寡言的邓海,谈起动车来却是滔滔不绝。

  

邓海和同事正在对动车进行检查。蒲潇/摄

  “原则上造车需5年,我们花了2年半”

  要制造首列“纯中国血统”的动车绝非易事。“从2013年起,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以铁道学院领着包括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在内的四个大公司,共同开始了中国标准动车组的研制。因其中涉及到动力学,减震等,我们还和西南交大等高等院校有合作。”邓海说,“相当于集结了全中国的力量来完成。”

  在研制过程的不同阶段,他们都面临着重重难题。

  “刚开始制定技术条件时,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整合国内的动车组。以前国内动车种类特别多,相当于集合了全世界的高铁,而每个国家的标准都不一样。因为原来平台的不同,制定技术条件时需要把所有的东西综合在一起,存在很大困难。”邓海说。

  研发过程中,统型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零部件统型有96大项,100多小项。邓海表示,最难攻克的几个技术难点是:牵引,网络控制,制动和转向架。遇到这些技术难题,铁总会集合国内的专家,包括高等院校,进行开会讨论。

  “我们制造做了6个月就出来了,然后做了半年的实验。”邓海说。

  动车的运营考核是60万公里,为了赶进度,邓海团队让动车每天跑3000公里以上。加班对于他们来说早已是常态。邓海几乎每日早上6点出门,凌晨2、3点回家。2015年,因压力太大,连夜赶工,邓海的右耳出现耳鸣,住了2周院。

  终于,在大伙的齐心协力下,样车于2015年6月完工。“原则上制造一个动车要五年时间,我们2年半就做出来了。” 邓海有些自豪地说。

  高铁人的期待

  “大伙干高铁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不管技术人员,还是车间人员,领导,都是以厂为家,很多事情不解决不回家。”邓海说,有300多人参与了标准动车的研发,平均年龄37、38岁。

  邓海认为,未来我国动车组“走出去”优势明显。我国高铁运行经验丰富,运行线路多样,研制的针对特殊环境的动车组能适应高温、高寒等特殊环境。

  团队计划在短期内完成350动车组的批量上线,并完善平台。250公里的动车组将于明年2月份完工。

  “我们将对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为‘走出去’奠定基础。这不只是我们的事,是中国的事。第一步要打造知识产权。速度是一方面,舒适度需要深度研究,噪声更小一点,服务更好一点。”邓海说,“我们期待,让中国动车真正意义地走出国门,并且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蒲潇)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李鹭]
layui

查看更多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猜你喜欢
©2011-2023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170627_518027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