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农林牧渔

奶牛产前后瘫痪如何预防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或分娩胎次较多的奶牛在产后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通常在产后12~72h发生,且发病率较高,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以全身肌肉无力、站立不稳,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知觉减退或消失及四肢瘫痪,卧地不起为主要特。

  一、典型症状

  分娩后3d以内,病畜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瘤胃活动、排尿、排粪停止;目光凝滞、步态摇摆、站立不稳、后肢交替踏脚、肌肉震颤;鼻镜干燥、皮温变低,体温下降至35~36℃,随后表现瘫痪,卧下时四肢集于躯干下,头向前伸,伸舌、磨牙,不久四肢伸展,头部弯向下侧。

  二、奶牛产后瘫痪的预防

  (1)分娩前一个月的干奶期,饲喂低钙高磷日粮,钙磷比例由2∶1调整为1.5∶1,可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促进肾脏1,25-二羟钙化醇的合成,从而提高分娩时肠钙和骨钙动用能力,防止血钙急剧下降。另外,分娩前1周每天肌肉注射维生素D,每50kg体重100万IU,可减少产后瘫痪的发病率,并于分娩后及时静脉注射25%硼酸葡萄糖酸钙300~500mL,对预防本病有一定作用。

  (2)干奶牛和泌乳牛分开饲养,增加怀孕牛的运动量,合理配制精粗饲料以及矿物质比例,尤其增加青绿饲料以补充维生素,分娩前两周开始减少蛋白质饲料。母牛分娩完休息20~50min后,给予大量的温麸皮盐水,在产犊后3d内喂优质干草和少量麸皮(约0.5kg)。

  (3)奶牛产犊后,乳腺分泌活动迅速增强,但由于奶牛产后体质虚,此时应以恢复奶牛体质为主,故在最初几天挤奶时,不要将乳汁全部挤净,而应使其留有部分乳汁。如果产犊后1~4d就将乳汁全部挤出,血钙含量会迅速下降,易引发奶牛产后瘫痪,即使治疗及时,产乳量也会受很大影响,如不及时治疗或病势严重,则会导致母牛死亡。一般在产后30~60min即可挤奶。第1d,每次只挤出2kg左右够喂犊牛即可;第2d,大约挤日产奶量的1/3;第3d挤1/2;第4d挤3/4;第5d可将乳房中的乳汁全部挤净。这样既有利于奶牛尽早恢复体质,又可防止奶牛产后瘫痪。

  另外,奶牛分娩过程中要注意生殖道周围的卫生。助产过程中要小心用力,防止子宫内膜或阴道损伤,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可防止产后瘫痪。

  新闻来源:http://www.agri.cn/kj/syjs/yzjs/201510/t20151012_4861516.htm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wj]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