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农林牧渔

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

  根据我国野生稻的地理分布、古籍记载、出土文物以及关于“稻”字的语系等方面的考证,论证了我国栽培的稻种起源于华南,日本的稻种是由我国传去的。澄清了中国栽培稻种来自印度的谬误,并指出我国1 200多年前已有籼稻和粳稻的分类。

  而日本学者加藤,在19世纪20年代把籼稻定名为印度型,把粳稻定名为日本型,这是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应定名为籼亚种和粳亚种,并从生态学的观点指出,栽培稻种都是由自己的祖先野生稻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和长期的人工选择下演变而来的。

  在籼、粳亚种中,籼稻是基本型,粳稻是变异型;在晚稻、早稻中,晚稻是基本型,早稻是变异型;在水稻、陆稻中,水稻是基本型,陆稻是变异型;在黏、糯稻中,黏稻是基本型,糯稻是变异型。对稻种的起源、演变及生态分类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

  该研究成果,论证了中国栽培稻种起源于华南,为我国栽培稻种的起源、演变和生态分类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论文发表后,受到国内外的重视,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和科学研究。

  新闻来源:http://www.cast.net.cn/kj/cgtj/121424.shtml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qcy]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