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转基因食品逐渐进入公众视野,网络上的话题争论日趋理性化,餐桌上的食品种类也逐渐的新鲜丰富,巴西转基因豆、美国转基因三文鱼、韩国转基因瘦肉猪、 比利时转基因蓝牛等等,然而,就在,当地时间19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批准了一家名为“AquaBounty”科技公司培育的转基因三文鱼,用于人类消费。面对着即将“游上”餐桌的三文鱼,你怕了吗?
究竟“转基因”所谓何物?
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的食品。转基因生物直接食用,或者作为加工原料生产的食品,统称为“转基因食品”。
例如:AquaBounty科技公司培育的转基因三文鱼,是将大西洋三文鱼、太平洋奇努克三文鱼以及大洋鳕鱼这三种鱼进行基因杂交改造,将大西洋三文鱼的受精卵植入从奇努克三文鱼体内提取的生长激素基因序列,以及从大洋鳕鱼体内提取的抗冻蛋白基因序列,利用奇努克三文鱼体型庞大的遗传基因和大洋鳕鱼血液中的抗冻蛋白,让三文鱼在寒冷的气候中依然能分泌生长激素,缩短生长周期且身材硕大。
三文鱼基因合成示意图
之所以会有转基因三文鱼的“出世”,据AquaBounty公司总裁Ronald Stotish博士说:“转基因三文鱼的快速生长能力可以降低养殖成本,他的环境适应能力又意味着三文鱼可以在邻近陆地甚至居民区的地方养殖,既方便供应,也减少了运输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不过美国居民却不这么看,他们似乎更关心的是,这种既不会增加任何营养成分,也没有变的更美味的三文鱼吃下去是否安全?
根据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于AquaBounty公司提供的数据报告进行评估后,明确表示“AquaBounty三文鱼肉制品与传统大西洋三文鱼肉制品一样安全,食用这种三文鱼制作的食物不会危及人体健康。”这说明,尽管FDA还需要经过一些列的审议程序,才会最终批准这种转基因三文鱼进入市场,但这份报告已提前为其走上餐桌亮起绿灯。在国外对转基因食品逐步接受的同时,国内的转基因步伐仍举步维艰。
45.3%的网民反对转基因食品上餐桌
据中青舆情监测室监测,我国有45.3%的网友反对转基因食品上餐桌,20.7%的网民质疑推广转基因食品的动机,30.7%的网民希望理性看待转基因食品,不要把它想得太神秘。餐桌上的转基因食品,吃的是食品还是基因?
事实上,不管对转基因食品这个并不新鲜的“新鲜事物”持有何种观点,国人与转基因食品的亲密接触却很难避免。
目前,农业部批准了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批准主粮可进行转基因种植的国家,意味着很快转基因食品将搬上我国十三亿人的餐桌。但是,令不少网友不解的是,现阶段为什么要急于推广转基因大米,有11.3%的网友提议,农业部门等有关官员要以身作则,先吃转基因食品,而不是让网友、儿童、普通群众先吃。网友们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疑虑,主要是对于转基因食品的不可预知性的担心。
人类进化到现在的250万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便转基因农作物在全球大面积种植已达14年之久,也只是这250万年中的一瞬间,一旦作为主粮,也就意味着我们的一日三餐,主食、副食都食用含有转基因的成分,一旦出现问题,将不可逆转。
同样有网友质疑,如果转基因是一项成熟的文明成果,那么这么伟大的成果为何欧盟、日本、南韩等国家会强烈抵制?
转基因是一项中性技术,转基因食品并没有绝对的安全性之所以会有人反对转基因,往往是会认为它违背了自然规律。而事实上,转基因根本没有违背自然规律。只是人类掌握了自然规律以后,利用这种自然规律来为自己服务,就像是人类学会了如何使用火、原子能等技术一样,转基因也是一种历史性进步的技术,关键在于人类如何使用它。
更何况我们也无法短时间内判断食品的安全性,过去没有发现危害,不代表在我们观察能力所及范围之外没有危害,也不代表将来不会发生危害,转基因食品如此,非转基因食品也是。
所以说,无论是这刚刚“游上”餐桌的三文鱼,还是未来会逐步走进生活的各种转基因食品,并没有绝对的安全性,不能一概而论。(单清伟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