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心血管病防控亟待战略转移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中国不能盲从欧美指南,应该制定符合中国国情、患情,并能指导中国心血管病防治的战略规划。”这是广东省医师协会会长林曙光教授在近日广州召开的第16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上作出的重点强调。
谈到2013年让心血管医生记忆深刻的事,就是美国推出层出不穷的指南以及指南推出后所引起的巨大争议。这些指南同样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与以往对美国指南一片赞誉之声不同,中国专家理性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一方面对指南中值得借鉴的内容深入剖析,另一方面指出了不符合我国国情和临床实践的部分。
正面临心血管病“疫情”
据统计,我国心血管病现有患者人数为2.9亿,估计每年死于心血管病(包括心脏病和脑血管病)患者约350万,占总死亡原因的41%,平均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杨文英等研究发现,中国30%的人存在≥3个心血管危险因素,即近4亿人口同时存在≥3个心血管危险因素。
针对杨文英文章配发的同期述评,有专家指出,如果不作重大努力,中国的心血管疾病“疫情”将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中国公共卫生的恶化速度远比西方国家快。
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在2010年,中国至少有5.8亿人具有至少一种或以上的与慢病有关的危险因素,其中70%~85%发生在65岁以下的人群。
专家指出,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30年,生活方式和营养失衡等危险因素将使中国的慢病负担增长50%,人口迅速老龄化则可能使中国慢病负担增加40%。中国心血管病面临的严峻形势毋庸置疑。
留言